沧海拾贝145 静谧的大溪

标签:
散文静谧杂谈 |
分类: 沧海拾贝 |
静谧的大溪
唐雪根
大港头后的那截大溪(瓯江),忽然静谧如镜子,竟然映进了不打折扣的天空与山体的倒影,惊现绝唱。
在我的印象里,至少,蛰居大港头的五年中,所见江水,总是昼夜不停的东流着,时而激荡,时而悠悠,从未见着过镜子一般的水景。因为,纵然是上边的水闸不作放水,来自松阴溪的溪水,也会在小镇的西端,与大溪的会合处,将流水注入大溪,大溪就依然给人于东流不息。流动的活水成不了这样的宁静,成就不了完美的天空、山体、树木的倒映。
静谧是诗。我惊奇这种诗境的产生,惊奇昔日的松阴溪口怎会断绝了水流?
向着溪口了望,哦,溪口怎会堆满了卵石?这卵石怎会如堤坝那般既高又宽?
没见过挖掘机的挖掘与堆放,怎会冒出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变迁?
遐想不止,想着了前几天的大溪涨水,上游开闸泄洪,溪水即将漫进我的楼下房间,水流急行如箭,一分一分的上涨着,急得我手足无措,面前,曾是汪洋……
原来,堆在了松阴溪口的这个切了流水的堤坝,竟是这次超级洪水造就的杰作!
原来,这是大溪的超级水流在松阴溪口这里做了大回环大回荡,将相随于水流的石子沉在了那里所至。
原来,这个神奇的造物,宛如仙人施魔法,是仙界的法力移来了这个大坝,才切断了松阴溪水的注入,才把老街后的这截大溪造就了断流之后万分静谧的镜子样世界。
感觉着,这是一个往日罕见的美景,一个天造的梦幻世界,一面历史上无比的神秘镜子,千分入画的神奇画面。
还因为:此时没起风,无风才使这截停止了注水的大溪不生波澜,平静如镜。
还有:上游的水闸,此刻不放水,没有了放水的水流才如此的静谧。
江风总会骤起。起了江风的这段江面,就会微波徜徉。起皱的水面就会给人形如老人的肌肤,一派衰老的印象。起皱的肌肤会联想成生命的晚年,不再有活力与青春。
水库总要放水。放水之后的这段大溪,又会激流勇进。源源不断的东进使这里成了涌向东方的战场,有了千军万马的东进,这里自然不再静谧。
可是,当我面对这个映进了雪亮的天色,映进了成片的云絮,映进了坪地村的山林,映进了长在老松阴口的岛上的翠树的时候,我心里的念头,却是不要起风,不要放水。
因为,我要求这样的静谧永驻我眼前。
因为,这个镜子一样的景象给人于和平、美丽与年轻。
因为,我们的社会太浮躁了,倾轧的事情太多了,面对着如此平静的水面,有着进入了遥池的感觉,跌入了世外桃源的世界。
因为我老了,需要年轻的、平和的、静谧如镜子的环境安抚这颗渐渐老去的心。
啊!静谧的大溪,真好!
可是,离开这里的日子屈指可数。
离开是被迫。
因为,4年里一直蒙受上漏下潮的窘境,一直无法获得一块60米宽3米高的《东方潮》摊开来作完的环境;市里的油泵厂大车间纵然沉睡那里,却不作调拨!
因为,古堰画乡的班子是一个只重行画不重创作的班子,存在排我的势力,人文环境非常糟!
因为,北京方面有免费使用2400平米工作室,为《东方潮》建馆,注入1000万资本用在《东方潮》身上的安排!
我常常感叹:丽水的山很美、水很美,但是,画乡里的人不美!官场里有许多人是艺盲,脑子不太灵光,心灵也不美。
如此,我岂能不离开这个画乡?
诚然,我依然愿望这里的大溪,净如镜面,诗意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