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
小偷自古就有,《水浒传》中的时迁就是小偷。小时候看书时,觉得古代的小偷都身怀绝技、劫富济贫,虽行鸡鸣狗盗之事,但颇具豪侠气。再就是觉得小偷偷东西好玩,蒋干盗书就是一件好玩的事,后来还学了《孔乙己》,其中“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话一直记得。
到目前为止,我被小偷偷过四次。
第一次被偷与鞭炮有关。20世纪60年代,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大概只有过春节时才可能买鞭炮、放鞭炮。那时,我们都会小心地把一串鞭炮拆成单个儿,在年三十寒冷兴奋的夜晚,小心地用线香把单个的小鞭炮一个一个点燃,抛向空中,伴着明亮的星星,享受那一声声肯定的脆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那个岁月里,快乐是极单纯和干净的。如果说,放鞭炮是孩子快乐,那买鞭炮自然是孩子们的快乐之源。1969年春节前,大我近20岁,在外地部队当干部的堂兄,春节前途经我家,刚一到就忙不迭地领我去买鞭炮。商店卖鞭炮的窗口前面挤满了买鞭炮的人,堂兄把他的钱包交到我手里说:“看好,别丢了。”就赶紧挤进围观的人群去排队。那时候,我的心思全在灰黄的人群里不时出现的鲜红的一挂挂的鞭炮上,哪还顾得上钱包,只记得把钱包装进棉袄口袋,用手按了,之后就伸长了豆芽一样的脖子,眼巴巴地看向拥挤的人群的最里面——卖鞭炮的窗口。当堂兄递给我买到的一包100响“大地红”时,我口袋中的钱包早已不翼而飞。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人们挣的钱极少,工厂的学徒工,每月的工资是19.5元,所以,几十块钱、十多斤全国粮票就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堂兄拉着吓得直打哆嗦的我,悄声说:“别害怕,咱们不跟家里说这事儿,我走的时候姥姥会给我买火车票,我回家前也没什么地方用钱。”直到今天,我也没搞清楚,当年被我搞丢了的钱包里有多少钱、多少粮票,是否还有布票、副食票。经过这事儿,我发现身边的小偷与书中的小偷一点也不一样,盗亦有道的豪侠之气在我的头脑中几乎荡然无存。不过,那时候小偷不多,老百姓从兜里到家里都差不多,没啥特殊的可以惦记。
第二次被偷是在1997年11月的一个周六,那天我开车去保定。出门赶上降雪,高速上小事故不断,到保定把车停稳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匆匆同朋友吃了口饭、喝了口酒,就赶快回宾馆休息,想着第二天办完事去白洋淀转转,记得关电视机以前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凌晨2点。6点,当我从一丝寒冷中朦胧醒来时,似乎感到房门是半开着的,我按开床头台灯,抓起眼镜戴上,仔细盯着晚上放手包的电视机旁边看了好久,没错,包没了!这次被盗损失惨重,不仅有不少的现金,还有银行卡、身份证、驾照、车本和名片,以及当时时髦的数字手机和配合手机记电话号码的快易通(当时的手机里只能存10个电话号码,所以许多人在快易通中记电话号码)。宾馆里及宾馆周围的垃圾桶、犄角旮旯都找了,没有我的手包、钱包。拿了钱和手机还不够,拿了我的证件和卡有什么用,真不仗义!报警做完笔录,擦掉手上残存的红色印泥,走出公安派出所,周日的蓝天好像都在嘲笑我。我拿着朋友借给我的1000元现金和公安局开的证明,灰溜溜地开车回了。4天后,当我办理完所有丢失证件的手续后,接到了号称保定某村村民打来的电话,说捡到了我的证件,同时给我开了2500元赎回这些证件的价码。2500元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帮人拿了现金和手机还要在我血淋淋的伤口上再来一刀,真不是东西!您留着玩吧,哥们儿不要了!反正已经该注销的都注销了。都说“盗亦有道”,这帮人忒不讲究,没道可讲。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住客房装球形锁的宾馆,亡羊补牢,在任何宾馆都会记得睡前认真把房门锁好。睡到半夜,摸进来带刀的小偷怎么办?就算小偷不进来,摸进来个妞也危险。
第三次被偷在超市。2007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关村某超市人满为患。摩肩擦踵中我放在购物车里的小包,一转眼就不见了。我还算冷静,抬头一扫,远远瞄到一个穿粉色羽绒服的女子正与其他人不同的步速离开,回头的眼光也很诡异。那时的我年富力强反应也快,尽管前面的路正被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子推着的空空的购物车堵住,但我还是迅速下直梯赶到超市唯一的出口将这厮抓住。好在我的速度够,粉红羽绒服女子空空的大包中正是还没来得及转移给她同伙的我的小包。拽着她前往超市保安办公室时,一个眼光异样的小伙子与我擦肩而过——正是刚才推车堵住我去路的那个人。原来是一伙的!超市保安办公室的人对我的敏捷赞赏之余,自言自语地说:“这帮人一般下午来,今天来得真早。”听后我不禁瞠目。一会儿,警察到了,看到亮晶晶的咔嚓一下子铐紧了女贼,我不禁心软,说道:“算了,好在我没损失,大过年的,教育教育放了吧。”现在想想,东郭先生之举实在不可取,这些小偷早把偷盗当成了取财的手段,断不会因为我的宽容而收手。“恶竹应须斩万竿”,心慈手软要看人、看事。
第四次被偷最没故事。一个月前的12月5日早晨,我按计划去医院抽血检查。医院里等着抽血的人很多,抽完血披着衣服按着臂弯走出来,我没啥异样的感觉。等我发现上衣内侧口袋里的钱包不翼而飞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只有抽血时,我披着衣服!开车跑回医院,保卫处的人帮我调看了录像。录像很清晰,一个戴鸭舌帽、黑边眼镜,年龄五十岁左右的清瘦男子,在我抽完血离开时,只在我身后挤蹭了不到15秒,就解开了我口袋的扣子拿到了钱包,得手后转身离开了。“你看,你的穿着和这两步走,在抽血的人群中太突出,被他盯上了。”保卫处的人看着屏幕对我说。我无语。保卫处的人截了录像的图,留了我的手机号,问我:“要报案吗?”我摇摇头,算了,没用。虽然这次钱包里的现金不算多,但医保卡、身份证、银行卡等都在里面,耽误了我一周多的治疗。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自我防范意识还这么差,丢人。尽管我防范意识有问题,但小偷在医院里偷盗也实在是罪大恶极——偷的那些钱往往是患者用来救命的钱,偷患者的钱当属图财害命,图财害命当罪加一等!事后,有人跟我说:“你应该在钱包里放张名片,遇到盗亦有道之人,他会给你打电话,把你的证件给你寄回来。”我觉得,寄回来这种事可以期待,但千万别当真。
春节快到了,忙碌一年的许多人都会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奔向“家”这个幸福和爱的地方。诸位,怀揣着过年这个美好希冀的同时,千万要注意无处不在盗亦无道的梁上君子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