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4dfbb8a0tc5f5be5ec3cf&690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公费或自费去伦敦看奥运都没可能,只能看看电视里的直播或转播。个人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不错。白岩松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不愿意更多比较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多比较可以,但思考是绝对要的。
(一)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似乎历历在目、清晰可见,哪是举全国之力干的一件大事儿,你觉得围绕当年的开幕式花了多少钱?我没查到官方的数据。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官方数据是花了2700万英镑(不到三亿人民币)。你觉得是北京花的钱多还是伦敦花的钱多?能多多少?
(二)
不提钱了,就算提钱有点儿俗。我们说说文化。伦敦开幕式有文化没?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它用很好的手法、编排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文化以及英国文明的自豪,通过开幕式使全世界加深了对英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没有说教,没有理论,在自然、幽默中,全世界重温和加深了许多印记。伦敦的这次开幕式不同于北京式的盛宴(气势恢宏,排场,整齐画一,高傲奢华,泰山压顶式地要给人以震撼的灌输),但绝对是极好的文明传承形式,导演博伊尔通过开幕式在向文明和自由致敬,轻松、亲切、快乐。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一个问题:怎样传递爱国精神、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英雄和爱等才最有效呢?
(三)
说到快乐,我们看到火炬传递中、开幕式表演过程里的由衷开心和欢笑,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规划后的假笑、没有制式的寒暄,也没有表演式的皮笑肉不笑。我因公因私接触到的许多国外人士,他们中间绝大多数的笑容都是这样的阳光、自然,没有伪装,即便是痛苦、气氛、忧伤等,也都是真实的。真实不虚假本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世界都是这样该多好。
(四)
点燃主火炬和火炬塔设计历来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头戏,此次奥运会火炬塔设计构思精巧,精美包容,形式美到内涵美完美统一,每个国家一个的铜制花瓣组合起来,点燃起来,聚集起来,光芒四色,意味深长。大家的盛会,应该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快乐。五环旗的护旗和七个年轻人的火炬手的安排也很好,主题突出,目的明确,顺其自然。
(五)
还有很多细节:贝肯汉姆快艇上迷人的微笑,憨豆先生招牌的表情,詹姆斯邦德搭档伊丽莎白二世,乡村牧歌、工业革命的力量、福尔摩斯式的高筒礼帽,哈利波特中的精灵,飞升的喷火五环,蒂姆爵士的贡献,“披头士”乐队以及“滚石”乐队在内的众多英国乐队和歌手的经典作品,等等。建筑工人成为开幕式中首先迎接火炬的团队体现了对劳动和人的尊重;演唱泰坦尼克号沉没前最终歌曲的同时,孩子和大人的对舞展现出人的梦想、梦的奇妙、寻梦的奇幻、人生的无常、命运的难于琢磨、爱与情感、大爱等,全球都能看懂的,平凡又深刻的主题。这一切都将成为不错的回忆和记忆。
这是一个不错的“Party”,它属于大多数人。
美联社说:博伊尔用开幕式告诉英国人,他们应当为自己身为英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六)
花絮:
运动员入场式中,中国代表团的旗手表情尚需调整,是紧张还是什么导致表情如此僵硬和不自然,没人要求你发微博说一些你不想说的话吧,为啥不会笑,不开心吗;代表团中手持长焦单反并加挂了外接闪光灯(灯头上还挂着柔光罩)的哥们儿真牛,有钱啊,就是有点和环境不搭,不知道走一圈下来自己别扭不。
外一句:
即将成为历史的今天:尽管反复预警,但是俺们这儿预报的各种量级的雨都没下,但是许多重要的立交桥附近还是有大排量的水泵车、吊车、应急车等在职守。炎热响晴的三十五摄氏度里,设备们无奈又尴尬的接受着暴烈阳光的嘲笑,估计除了它们还有他们。
老天有时也真能忽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