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白牦牛被视为圣物,一头的价格4、5万元。
与盛夏的烈日炎炎完全不同,白天最高温度26度左右,晚间最低温度10度——8月初的青海舒服极了。
没时间深入青海腹地,只是随大流的游走,翻了日月山,转了青海湖、塔尔寺、221基地,喝了几碗互助土族村里自酿的青稞酒,品了几口绝对鲜美的青海湖湟鱼汤,吃了几块名叫“狗浇尿”的油饼
……
与愉快心情形成反差的事儿也不少,宾馆停电致使没热水洗、喝;高速公路上遭遇事故,不得不摸黑在公路上滞留4小时;青海湖景区管理混乱,电瓶车、小巴、大巴的换乘让人丧失了所有对湖的敬慕和热情;总琢磨着,一个寺院不该有太多的活佛,塔尔寺的任何一位导游都能领着游客去活佛家里摸顶、开光,心中不免少了些许神圣多了许多疑惑
……
此次行走青海只能算到此一游,照片也是到此一游类型的照片。要想真正体味、领略“大美青海”的风土人情,恐怕非自驾(驴行)不能、非深入不可。
旅行小贴士:高原旅行动作要慢、行动要缓;关注温差,注意保暖,避免高原感冒;为尽快适应高原缺氧,可事先服用红景天胶囊;高原紫外线强烈,涂防晒霜,戴遮阳帽、墨镜可避免晒伤;尊重民族习惯、尊重宗教信仰。

2.日月山海拔4800多米,原是吐蕃与中原的界山,古今闻名,传说众多,尤以文成公主传说为最。

3.近年所修的日、月两亭山顶相对,山坡上多经幡飞舞。

4.路边牧民土屋尚未废弃,但已残破不堪。

5.当地小贩兜售的物品价格需要狠砍。

6.兴致。

7.这里的大山在每年9月末就会迎来白雪。

8.各干各的。

9.背影。

10.当地牵马人。据说他家有16头牦牛,15黑、1白,也算小20万。

11.骑上去照相要每人20块。

12.黑牦牛少有人问津。

13.一群藏族小朋友奔向我的镜头。

14.青藏公路上经常看到自驾者,这几位正好停在镜头里歇脚、小解。

15.不用招呼,自己就:“扎西德勒 茄子”了,给钱,非20不行。

16.虽是“草台班子”,但歌声确实不错。

17.不知舞者是哪族,青海多民族聚集。

18.这表情。

19.这鞋吧。

20.“小伙子”拍照很专注。

21.据说这哥们上过老毕的“星光大道”,还拿过周冠军。

22.经幡很沉静,鹰很孤独。

23.之所以能沾上是因为钟上涂有酥油。

24.白胡子格鲁派僧人很打眼。

25.这几位在“卖啖儿”(无聊的到处看看)。

26.被我的快门固定住的有趣表情动作。

27.匆匆步履。

28.这位夫人长相夸张了点。

29.不是风景。

30.布施。

31.交易。

32.暂时寂寞的“姜太公们”。

33.自制的老酸奶,味道不错。

34.老鼠爱大米有点不着调,名表廊里看名表的“师傅”是存在滴,可惜我的手不够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