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全靠我们自己
全靠我们自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45
  • 关注人气:1,9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娟——《我的阿勒泰》

(2011-06-16 15:53:18)
标签:

读书

记录

杂谈

 

http://s4/middle/4dfbb8a0ta5cf9515de53&690

    有人说读李娟的书:“仿佛让人吸进一口氧气,动人恍悟,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

 

    她笔下的母亲淳朴、坚强、厚实,应对着风雪支撑着一个家;

    她笔下的的哈萨克女孩儿普通的叫人记不住,但都是那么快乐、热情;

    她笔下年轻的恋爱羞涩、甜美、可爱,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和青春的体香;

    她笔下的微笑着弹琴的少年,所有的光都照在他的面孔上;

    她笔下的穿过春天荒野的摩托车和春天的风是如此强大;

    她笔下的酒鬼活灵活现,相比之下俺的酒量实在低俗。

 

    这是她笔下的人,她笔下还有许许多多景色和岁月。

    她的文字很朴实,就像阿勒泰深处的一草一木,看起来与别处的没什么两样,但你只要稍微定定心,但凡仔细看看、读读,那种完全没有被污染的自然而然的鲜活的朴实,就会在你的脑海里勾勒出意想不到的画卷,那鲜活的,干净、纯真的生命画卷完全不同于我们污浊的近乎于没有生命的生活空间。

    有生命的颜色和没生命的颜色是多么的不一样,有生命的颜色是自然清新茁壮健康的,没生命的颜色是矫情刻意且上了支架的。李娟笔下的灾难、困苦、折磨生命的颜色是健康的。

 

 

   她站在水中,水花四溅。我亲眼看到,那水花并不是触着她的身体才溅开去,而是触着了她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才溅开去。——我们这里的澡堂

   一阵风过来,浓重的腐败味笔直尖锐地冲进鼻子,无法躲藏。又一阵风过来,刹那间天地间又灌注满了干净鲜美的空气,任你怎么努力地抽动鼻子,也闻不到刚才那股腐味了。一丝一毫也没有,哪怕离那匹死马仅几步之遥。  ——河边空旷的土地

   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躺在干爽碧绿的草地上,老睁着眼睛盯着上面蓝天的话,久了会很炫目很疲惫的。而世界永远不变  ——在荒野中睡觉

   我在山顶上慢慢地走,高处总是风很大,吹得浑身空空荡荡。世界这么大……但有时又会想到一些大于世界的事情,便忍不住落泪。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冬天实在太冷了。若是冬天搭坐在县城至桥头之间运营的那趟班车的话,紧紧地塞满一车的不是人,而是外套  ——坐班车到桥头去

   好在这是山野。在这里,活着是最简单的一件事。而活着之外,其他事情大多都是可笑的。——木耳

  “我站在帐篷门口一直目送她的身影远去,渐渐走的又细又小。像一枚针,尖锐地消失了,消失后仍然还那样尖锐。”——木耳

  “这深山里的稀薄社会的确从没有过被明确监督着的秩序,一切全靠心灵的自我约束。那种人与人相互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本能的相互需求所进行的制约是有限的,却也是足够的。”——木耳

 

 

    她的文字寂静、敏感、晶莹、天然、纯真、细腻、干净、自然,她的文字不用鬼斧神工,把她看到的用她的心叙述出来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她当时的感受,感受到这个有冷暖、有色彩、身在其中却又迷失在其中的世界。

    她的世界里有机智、有痛苦、有浅浅的笑、有轻轻地叹、有俏皮的快乐、有聪明的幽默……

    一切一切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你面前,你完全不用费心,你只要顺着她的指引,跟上她的脚步,同她一起去见那个哈萨克少年,去坐坐唯一的贴满了胶带、快散了架的客车或坐坐叔叔经常在荒漠中没了油的摩托,去参加弹唱会,一起应付经经常常的各种酒鬼,你就一定会把自己融入李娟的阿勒泰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融入你的系统里,从而营养、滋润自己日趋干瘪的、本应充盈健康的精神世界。

 

   她在自序中说: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地写出的更真诚,并且更可靠。我喜欢这样写出来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一定是有才气的,不刻意娇柔、舞爪,一切都是顺畅的、水到渠成的,仿佛一对爱人的相拥、亲吻、做爱,周围的一切都在为其默默地祝福着。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我静静地坐了好久。那年,朋友一再邀请去趟阿勒泰,怎么就没去呢?是真的没时间,还是舍不得那机票的几千块钱?几千块又能滋养有限并满目疮痍的生命多久?我静静地坐了好久。

 

 

 

 

    刘亮程评价李娟的文字:“她的文字,若是追根寻源可以找到游牧文学的特色。我能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写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她笔下的贫穷、死亡、疾病、灾难,呈现出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字的高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