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重的色彩(12图)

(2010-11-30 11:58:54)
标签:

记录

旅游

图片

杂谈

http://s16/middle/4dfbb8a0t963d493be23f&690

    历史残垣中的溶洞没有春秋

    人造光谱迷离的诱惑

    却只是沉重的色彩和愧疚

    我心中有

    山中散落的亲友

    还有作古的先人

    老姜板栗

    还有红薯

    一个佝偻的身影和夹着的干柴

    在我的镜头里

    按耐不住的

    模糊

 

    我与山东有缘,放下祖籍不表,但就文革的记忆中就有沂蒙山区的影子,那年临沂亲戚仅凭着一张火车票、一摞红薯煎饼和几棵大葱远道而来,基本属于逃荒,似乎与旧社会也差不多少,冬天里黑里黑面的棉袄棉裤用绳子扎住,里面除了内裤完全没有其他着装,老区人民真的很穷,老区人民也质朴憨厚的让人酸楚。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这里有红嫂、有沂蒙六姐妹、有孟良崮、有煎饼,还有许多许多故事,我这样的年龄,一走进这里,心中自然化出许多情节、许多印记,耳边似乎总能听到“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的歌声。父老乡亲们辛苦了!

 

    现在的沂蒙山区人民的生活已经好了不少,交通也便利了许多,电视上临沂的宣传口号的介绍都变成了“物流之都”,沂水县政府招待所不仅服务周到,晚饭更是鱼肉鸡鸭煎饼馒头的丰盛舒坦,尽管如此,一路走来看老区并没有给我留下更多“发达”的印象。老区啊,还是有些残破,老区啊,还是有些辛苦。

 

    此次是奔着孟良崮来的,不想行程起了变化,峰回路转驱车去了临沂的沂水,去看沂水县城西南方向二十公里院东头乡留虎峪村附近,几年前开放的所谓“地下长河天然画廊”的一处溶洞。溶洞、钟乳石,大江南北的见了许多,我看大同小异,各地强调的特点应更多属于宣传,石灰岩长时间地下水冲刷而成,无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至于钟乳象形皆应千人千面,没必要现代人会意演绎所谓“大鹏展翅”之类的讨好概念。

 

    去沂蒙未见老区人民生活,只是进洞看看石灰岩,总觉得少了许多。

 

    来去匆忙,凭记忆的《沂蒙颂》歌词,说的事儿是六十多年前的了:

    蒙山高

    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添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舀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

    求解放

    重返战场

 

http://s14/middle/4dfbb8a0t963d5dc9070d&690

http://s8/middle/4dfbb8a0t963d5db77647&690

http://s4/middle/4dfbb8a0t963d5e086f53&690

http://s16/middle/4dfbb8a0tdde65ac9ce4f&690

http://s16/middle/4dfbb8a0t963d5e1afe3f&690

http://s6/middle/4dfbb8a0t963d5e23b365&690

http://s5/middle/4dfbb8a0t963d5e24a984&690

http://s10/middle/4dfbb8a0t963d5e314e59&690

http://s5/middle/4dfbb8a0t963d5e40afe4&690

http://s9/middle/4dfbb8a0t963d5e446b88&690

http://s10/middle/4dfbb8a0t963d5e5a07a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