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的频繁

(2010-11-03 12:45:22)
标签:

记录

生活

日子

杂谈

http://s9/middle/4dfbb8a0t941eb82665c8&690

 

 

    最近繁忙,完全没有顾及到秋天的来和秋天的去,今年的秋似乎也格外的短暂,刚刚感受一点儿秋高气爽,窣的一下,似乎已经是早冬了。

 

    这段时间外地跑了不少,但却没时间转悠和拍照;电话、对话,讨论、报告费了不少口舌动了不少脑筋,不知道能有多少效果;短途的动车、远道的飞机上是能安静一会儿的睡觉、调整时间;吃了许多地方的许多蟹,只是都没能细品、分辨,仅仅就着酒顺了下去,出门在外,这种奔命式的跑法实在疲惫不堪。

    实际上,不外出也不轻松,迎来送往熙熙攘攘,免不了吆五喝六的聚,免不了中国式的喝,也邪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来客人吃饭一下子就变成了“朋友来了有好酒”,变成了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推杯换盏。

 

    我们这儿喝酒没什么“规矩”,请客的主人举杯祝酒后,几乎都是乱战,完全属于各自为政没啥章法,也没啥套路配合。

    山东济南喝酒规矩多,请客的人叫主陪、次者为副陪,依次下去还有三陪四陪,一个圆桌下来,主陪坐主位,副陪面向主陪,三陪四陪占据两者对角位置,被请的主要客人坐主陪右手位置,次者坐主陪左手位置,其他各自定位、依次落座,完全不同于官方拜会、接见那样的从小到大一字排开,道是有点水泊梁山忠义堂的味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原来属于东北、内蒙、新疆等地,似乎并没有山东什么事,现在不同,东北喝酒早成了旧日黄花,抛开新疆、内蒙等民族地区,单论酒量和酒令,似乎山东拔得头筹。

    河南郑州虽座次没大要求,但主人给客人“端酒”就是特点了,端酒的不喝,客人先喝三个,之后与主人碰杯再喝一个才能了事,接下来是其他主人的依法炮制,往往热菜刚上,客人已被“麻翻”,这样的规矩似乎很不合理且欠公平,但中原似乎早已成为传统习惯。

    江西喝酒以江西当地的四特为主,很有关怀当地经济的意味。

    内蒙喝酒酒量大、频度高,一旦去了地市或牧区,热情的朋友们往往一天三顿白酒的招呼,昏天黑地、歌声嘹亮,草原白、闷倒驴这样的酒名听了就让人胆战心惊。

    广东发达的早,养成了喝洋酒的习惯,六斤的高级干邑,大肚酒杯,开始还以盎司分口,中途以后开始豪华,到后来则成了半杯一杯的干,乐了法国酒商,苦了朋友兄弟,冷落了满桌潮州菜。

    还有还有,还有许多规矩、还有许多地方……

 

    好在俺的人品不错,无论本地外地兄弟们多有关照,加之公务结束就跑,虽未能悠游,但躲了许多热情的大酒,也算平衡。

 

 

 http://s2/middle/4dfbb8a0t941ec128a311&690

一个多月以来,这顿湖边的土菜最舒服。菜是家中自留地里的,鸡鸭是自家散养的,鱼是湖中刚捞的,蟹是湖里自己抓的。除了就餐环境条件外,再舒坦不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湿地(图)
后一篇:立冬前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