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真的不太重要但可能有意思

标签:
记录图片休闲日子杂谈 |
这年头,吃啥真的不太重要。
小时侯,吃很重要,为啥?好吃的少、油水也少,下馆子,大鱼大肉的饱餐一顿不仅解馋,而且也能补充除了主食还是主食的营养不良。现在不一样了,馆子大把、味道大把,只要有点钱和愿意,尽可以省了厨房油烟、省了翻菜谱、省了时间和找不齐的配料,更重要是避免了“少许”、“火候”等一塌糊涂的风险,下馆子要点粗粮,吃野菜,什么原生态吃什么,想吃啥风味尽可以网上搜搜、电话问问,分分种搞定,最多多花点堵车时间从城北跑到城东,只是难说物有所值真实可靠。
我喜欢吃“土菜”,吃土菜似乎可以吃出点文化、吃出点感觉、吃出点某地百姓的生活。不过,道地的“土菜”未必能够在都市里找到,这不,照片中的湖南农村土菜就是在湖南长沙边边上的农家吃到的,菜是我点的。
实际上,“土菜”未必就上不了台面,真正的海鲜也可以叫土菜,汕头、大连、北海道,各有各的做法,味道不同、吃法迥异或许就是“土”的原因,新鲜海鲜只有出水即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鲜,超过半天一天味道完全不同,我曾经在海边一个小馆吃饭,馆子没菜谱,当天打到什么就买什么,舒坦。但往往这种吃的舒坦并不能代表环境舒坦,这种店一般都是农家排挡小馆,来的都是熟人或熟人带来的朋友,利润不高。卖的平和坚守,吃的惬意愉快。
大馆子总开在城市,大馆子吃饭就不一样了,要的是“范儿”,门童开门、迎宾招呼,进金碧辉煌,用水晶银具,一道道的上,一杯杯的干,山珍海味脑满肠肥,钱就是纸,吃的是面子和环境,而且与谁吃也很重要。不过,这不是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没有实惠,只有场面、应酬和所谓的谈事儿。
百姓下馆子为吃饭,官商去酒店为勾联,本质不同。如果是普通聚餐,找家味道好、卫生好的小馆真的是一乐聚,不过找到这样的小馆并不容易。
我没什么忌口,往往邀五喝六的组织或参加吃的聚会,小馆、小资、酒店、会所都干过,不过要想吃到某个道地的食物,仍需山旮旯、水周遍,要么野旷山低树江清月近人,要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转悠,这种环境氛围和水土才能找到真正的风味。
没人反对吃出营养、吃出健康,那时当然的道理,看自己了。
明天冬至,坐在办公室里翻白眼,该吃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