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短信拜年又何妨

标签:
春节生活文化杂谈 |
短信拜年已经“时髦”几年了。
今年的短信拜年有几个特点:
其一,发短信的时间提前不少。原来发短信基本上都在年夜饭后,这时候,年夜饭基本告一段落,第一起儿鞭炮已经放过,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大家开始忙活着发短信,回短信。而今年,从大年三十中午就开始,陆陆续续持续到新年钟声以后。
其二,绝大多数短信都能注明谁发的。记得前年的一大“傻”就是春节发短信不留名,那时侯这种情况真多,好多还真不清楚究竟是谁发来的,尤其是工作上有过接触,但又不甚密切的“朋友”,往往没有在手机上建通讯录,收短信的尴尬,发短信的也没有达到效果。
其三,调侃内容少了,真诚祝福多了。今年的春节短信就算是有调侃内容也大都扣祝福、问候的主题,而不是仅是一“段子”,只为一乐。
短信拜年的几大好处:
其一,省钱、省时。一条短信比一个电话省钱。不必交流、不必等回应。
其二,快捷。手机往往可以一定数量群发。
其三,不怕打不通电话、找不着人,不用应付“大酒”后的激动。
其四,无所谓会不会说话,避免了说错话把好事办砸的难堪。
短信拜年操作上的几点想法:
其一,有针对性最好。说说容易做来难,尤其是面对众多亲朋好友,一个一个有针对性的写实在困难。如果能在短信中嵌入对方名字或点出只有双方心存的情节一定会倍感亲切。
其二,有特点最好。谁都不愿意千人一面,不空洞、不对付的世界是真诚的。自己编写的拜年问候短信总有自己的真情,总会让对方记忆深刻从而增强了问候祝福的分量。
其三,简洁明了很好。许多短信很长,尽管内容“充实”,但翻读起来往往不便。
其四,转发短信也好。转发短信拜年又何妨,问候是一份情谊,祝福是一份感情,不必、也不应该苛求,心中有惦念就好。不过转发短信也要用心,把别人名字一起随短信转发就有点儿不地道了。
其五,简单用“谢谢”做回应不好。有“水平”的领导都不会这样应付,这样有热脸贴冷屁股之嫌,有不知道自己姓啥之嫌。
今年的短信内容总体看来“亮点”不多,但短信不是文章,不必载入史册,心存关爱就足够了。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