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假期
标签:
文化生活杂谈 |
今年的这个时候怎么过最舒服?我选择与几友游走大连,度过了几日“奥运假期”。
大连不是奥运赛事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躲进棒槌岛依山眺海的幽静小楼,在这里舒坦、安逸,能得到远离喧嚣的懒散。
白天聊天、看奥运,中午拉上窗帘小憩,凌晨和夜晚去海中游泳(大连人称:洗海澡),中、晚饭暴啜海鲜,没有应酬、没有场面、没有客套,只有自然的松弛。
奥运赛程过半,有美国小伙儿背着8块金牌回家的;有孩子他妈奋勇争先的;有国际朋友一枪4环送礼的;有实在没辙咬牙上场比划一下的;有输球输人还挣钱的;有牙买加的速度;有俄罗斯的高度;有林丹、郭晶晶、姚明和体操、乒乓球的孩子们……
当然还有数不清楚付出辛劳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包括好友“茶博士”等)、记者、人民警察、武警官兵,以及数不清楚的为奥运做出贡献的公民和诸多企业。
说实话,中国为举办本届奥运会举全国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局面,运动员和运动员之外的人都付出了很多,实在是不容易,实在是太不容易!中国承办的这个全世界大“派对”,其他国家真的很难超越。
面对电视机银屏,我坐着,歪着,躺着以及自己愿意的各种姿势庸懒在沙发里,肆意选择频道和赛事,可控的温度足以满足我皮肤不同阶段对舒适的要求。
可以貌似专业样的品头论足,可以欢呼、调侃、感叹,完全没有运动员们的压力、焦虑、紧张和伤病。轻松自在述而不作,这样参与的2008北京百年奥运有了独自熬制、酿出的味道。
《北京欢迎您》、《歌唱祖国》、《你和我》随着老谋子开幕式的徐徐展开,伴随着赛事的进程,在心中混合调制成了自己的酒,品一口意味深长。
激情尽管可以被奥运点燃,但更多的情感和思想已融化在血液中固化成了支撑躯体的骨头。顺便说上一句,我认为对运动员比赛应有点儿娱乐态度,得到奖牌固然可喜可贺,没得到奖牌也不能“吐沫星子淹死”。对“英雄”忌“拍”“捧”,对没当上英雄的也不能翻脸不认人的加以“怪话”和“恶心”。“撒泡尿照照自己”,别那么小人,别那么势力,做人要厚道。
要说目前为止对本届运动会的遗憾,我恐怕要说的是开幕式上安排的孩子唱歌。但愿这事儿别对两个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别毁了花朵。本来现在真的就严重缺货,“完美”的假恐怕伤人更狠,假应该被文明唾弃。
奥运大幕即将关闭,后奥运时代即将来临。
盛大的party过后能留下些什么,我们将得到些什么,一切都值得思考、总结和等待。
落花有意,流水无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