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

标签:
杂谈教育健康 |
(葡萄花,但愿能成为葡萄或进一步酿成葡萄酒。不必拉菲、拉图,不是苦酒就好)
Z是一个180高的男孩子,今年大学本科毕业,他的一个亲属是我大学同学。
我认识Z的父母好像已经有20多年了,Z的父亲是外地的高级技术工人,母亲也是工人,已经下岗很久,这个三口家庭不富裕,这个家庭能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养一个大学生更不容易。真希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对现在的大学生我不甚了解,了解这些往往只能从朋友们的谈论和文章媒体中获取信息,加上人也懒散,故而也懒得刻意了解。我只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有刻苦学习的、有吃喝玩乐的;有穿名牌吃大餐的、有靠资助维持的;有毕业后考研深造的、有毕业后父母安排的……五花八门。
我对Z的一些了解,主要原因是他大学期间的每个假期都会到我这儿住上几天,然后转车回家。
第一年假期,Z来的时候很瘦,头发长长的很“酷”,我请他吃眉州东坡,要了肉和鱼,准备享受他吃我满足的快乐,没成想,Z说他只吃牛羊肉,鱼、猪肉和鸡肉都不吃,我问为什么?他道直言不讳:我挑食。我的惊讶不仅仅是他的挑食还有他的坦率。或许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大学锻炼锻炼就好了,我想。
第二年假期,Z胖了许多,只是多了爱上网的“毛病”,说毛病是因为上网的主要任务是“网游”,于是,我的电脑第一次充当了专职游戏机,第一次感到包月上网真为我剩钱。看到他张出的胡子,我在他走时送给他一个电动须刨,可他说:能用剃须刀换三百块钱吗?差点儿把我噎死。
第三年,我更有诚惶诚恐的感觉,真怕这孩子再出什么妖蛾子,将来面对我同学都没法说。实际上这一切与我实在没什么关系,只是自己觉得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
Z这年没来,听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了,我如释重负,孩子嘛,总会成熟起来,现在的大学也不是所谓象牙塔了,老师、同学、社会都会给他许多启迪,我的“教育游说”或许不合时宜,千万别搞出什么逆反,落一堆埋怨。给他寄点钱,发个希望的短信,轻松了许多,解脱了许多。
今年寒假是Z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假期,Z来了,还带了他的民族女朋友。现在,上大学找对象不是新鲜事儿,再平常不过,再正常不过。
把家里的炊具和餐具开水洗净,这点道理咱懂,于是请吃涮羊肉、请吃素馅饺子、请吃鸿宾楼等专业民族餐,家里也是牛肉胡萝卜、鸡蛋炒木耳、葱爆羊肉等等一阵火烧火燎。待安静下来,大家一起看电视喝茶的时候,我还是按奈不住的问:考研吗?答:不考。问:毕业后有什么考虑?答:不着急。我自言自语:现在找工作真难。他自言自语回答:也容易。交流变成了有一搭无一搭的对话,或许真有代沟了。
走的时候,Z带走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毕业设计要用电脑,学校电脑太少,就是没像男子汉一样自己提出借钱自己买,我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就等着我“借”呢。顺水推舟,好在我还有电脑用。下一次不能再惯这毛病......
大后天周三,我要大早去火车站接Z还有他的女朋友。
Z毕业了,据说前天把存钱的卡丢了,现在兜里还剩一百多元。
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在的这样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不知道Z如何面对他辛劳的父母。
他生活的路才刚刚开始,等着他们的是一串串……
路还长着呢。
成熟不是靠走时间的路能实现的。
我不知道将来会对我的同学说什么,不知道将来见到Z的父母说什么,不知道对我自己说什么。
还是先给他准备点小钱。以后全靠他自己了。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