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十一”长假去朋友家吃了一顿饭。见了他父母,老人热情,问寒问暖还准备家宴,盛情之下,帮着瞎忙活了半天。席间,老人谈了两件事,一为健康遛弯,二是买卖股票和基金,主要谈的是股票。组合、行情、K线技术分析、基金与股票的关系,中国和香港的关系等等,忽然间,老百姓高度关心起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经济动态、GDP和CPI,加上小道消息收集和分析,整个一个草根专家学者。我们面面相觑难以插话,更别说指点江山了,参谋都没信心。老年人的“与时俱进”让我们吃惊。
经济发展了,肉蛋价格上涨了,钱这个东西真是让人疯狂。一万挣两万,两万挣四万,四万跌去75%还剩一万,可到了那时侯,人还停得了手吗?老人本来应该的快乐生活被股票和基金搞的血压忽悠忽悠的。
当下的儿女对此该做何引导?长假结束了,他们的股民和基民生活又要开始了,如果只是一个乐也就罢了,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是找乐儿了,也不是为了套利保值,纯粹是为了赚钱,而且是做着赚“大钱”而一夜“制富”的春秋大梦,是除了健康以外的重要杀手,聊发少年狂了。
当下,大家都知道,财富是那么实在,且可以改变生活和地位。价值观念经过改革开发的洗礼,现实而纯粹。
朋友说,他也没法劝,街坊的退休大爷大妈们每天一起忽悠,越忽悠越厉害,好像不买股票和基金就跌了大份,,好像不“理财”明天就没有好日子了,就像白给钱不要、钱在地上不捡一样犯傻。
昨天,股指站上了5700点,不知道意味着什么。股市难道真是老百姓的金矿吗?
吃完饭出来,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十一”长假同事的父亲病了。长假期间只有急诊,没办法仔细瞧病,急诊医生只说注意观察节后住院,有特殊情况再来,于是,青霉素点滴开始消不知道是那里的炎症,只好如此。长假变成了全家焦虑不安的时光。
由此想到我们医院的医生的常用语,哪不好?想开点什么药?做个检查吧(从血到尿从X光到合磁共振),不好再来。或许现在的病人多,医生也真的难于应付。
看病已经成为除了没钱以外最大的问题,就算急死你、烦死你、气死你,也不一定能看明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病都看不上热乎的!现在,认识什么科主任医师的人是人物,认识医院院长是大人物,最有面子。求人找大夫给看看病现在是天大的大面子!治病救人已经分成了等级,挂上了价码标签,生命被名正言顺地分成了贵贱。
大夫成了当今越来越香的香饽饽,是救急的大救星。可怎么也看不出来,现在的医生究竟有多少技术含量?现在的医生有多少真诚、善良?现在医生的收入究竟有多少,而他们究竟应该拿多少?当然,好医生有,可是草根百姓能遇到?有什么条件和可能?我要有四个孩子就让他们都学医,一个牙科,活儿干净挣的多;一个外科,技术含量高,红包多;再加上一个心血管科,一个儿科。不是为了多赚钱,只是为了全家快乐活着,朋友们的全家也快乐活着,真好。
看病是钱的事儿,看病也不是钱的事儿。现在,年轻人还好说,老年人看病真的成了草根孝子们的“结”。
长假已经结束三天了,同事的父亲已经住院,重新进行了全面检查,截止到目前,体温仍然38度,仍然不知道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