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心性成长书籍推荐
(2009-03-19 22:52:52)
标签:
修行灵修身心成长杂谈 |
几个月来阅读了不少关于心灵成长的书籍,深有所会。它们将许多自己常年来疑惑的迷思清楚地呈现,有种抖落的自在和欣喜。推荐许多、送了不少给朋友,各自有其受用,于是也推荐给大家。
不过话说回来,一本书与一个人的相契,终究需要种种因缘的对应。而它们提供的毕竟是一种如人饮水的个人经验,或者即使建立在长年探索和大量的实践的基础上,仍然需要电光石火的摩擦,方能有明悟之间的闪烁。
这些书,不假宗教之名,有的是治疗师的亲身体验,有的是众多成功者的自述集合,有的是个人追索和反思的结集,却都与佛法、基督教,以及各种世间灵修的精神遥相映证。而他们各有精彩透彻之处,以适宜大众阅读的方式呈现,颇具现代传播之功力。
《秘密》
这本书给人一种离奇而笃定的信念,比如关于"吸引力法则"、关于"心想事成"的种种论述。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很多人则恍然大悟。而它的勘验与否只在一念间--你是否愿意相信,是否愿意笃行。
整本书是真正西方的励志书——西方成功者的经验结集,西方式的简明逻辑,西方式的操作和推广手法。如果你喜欢简单直接的书,那么它就是了。
——“了解这个秘密,你就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当你学会这个秘密,你将会知道如何去拥有、成为、或去做你想要的。你会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你会知道,那等待着你的、真实华丽的世界。”
台湾的同学送给我,我接着送了十余本给自己的朋友。这是看到的第一本此类书,也由此引发进一步找来看看的欲望。
《当下的力量》
来自德国的心理治疗师,有着深刻的体验和与佛陀几乎莫逆的观点。他深深带我们进入临在,与内在的一切相联结。明了时间是如何虚幻的存在,而思维是多么巨大的魔鬼。透彻而明白的阐述,我所深爱。
《少有人走的路》
美国心理医生派克的著作,这些书中较有专业性质的一本。他从痛苦出发,直接剥开我们生命的症结。有时难以理解,却足以让人洞观到自己长久以来的某些模式。承认我不是它。然后,我们可以相安无事了。
《如实生活如是禅》
台湾禅者林谷芳先生,与中国记者孙小宁的访谈辑录。林先生是台湾知名音乐家、文化人、禅者,终岁一袭单薄白衣飘然世间。在光怪陆离的台湾文化界始终高举中国旗而屹立不倒的唯一一人。他是道艺一体、知行合一的模范,不与万法为侣,透脱而自然。论述涉及人际、友谊、命运、修行诸多维度。
看到其中会频频颔首,合上仿佛一切无所说。明白禅者的生命无远弗届,禅者的立场便是没有立场,一切只在对应的因缘起落间才有意义,也在这样因缘沉浮的际会里,观照有了最真实和动人的力量。
《一辈子做女孩》
这本书给我知己之感,虽然它的标题,明显是为了畅销的噱头而做。真正的题目是《EAT,PRAY,LOVE》,一个遭遇生命困境的女子,去意大利追寻极致的享乐,放下种种自以为不可以的束缚和说辞,终可以平息失败婚姻带来的创痛;去印度体验禅修,观照到过去种种的不自由和不安分,在冥思的祈祷中与神性融合;去巴厘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生活因此走上了平静而欢心的轨道--原来就是如此。
没有说辞,一切都是亲身的体验。毫无保留的坦率,机敏聪慧的用语,与无法抗拒的丰富情感。那是一个西方记者的生命体验,也许不如东方的隐秘幽微,却如此明亮宽广而深刻依然。笑和泪都洒落得如同午后加州的阳光。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林谷芳先生为杂志撰写的专栏。关于情感、婚姻与性。
一个习禅之人公开谈论关于饮食男女,何时都会令人哗然。然而,正如林先生所说:爱情,正是生命现前的大境界,不在此观照,更待何时?
人生智慧的成熟即在逐渐剥离生命中许多无谓的葛藤,能观照的人,在爱的种种纠结中也能得到清朗自在。而生命的自由即在摆脱本能的束缚。
《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台湾知名女主播,当事业中天一切顺遂的时候,却忽然辞去种种职务,奔走各地寻求心灵的探索。五年后,写了这本小说体的身心修行书。
她真实的自传和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如此类似。短短的篇章串起身心灵的诸多话题,而用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的架构,清晰明了,无疑为一本明快的灵修地图。很多人因之而豁然开启内在探索的门。
《狂喜之后》
这是一本实际的禅修体验的书,关于种种禅修的境界描述常令人如同身临其境。而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关于修行之后所遭遇的生命困境和瓶颈--而他的语言之美,常让人涕下。
在恐惧、愤怒、爱欲等这些苦痛中修行,才是你灵修的最佳处所;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才是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我在自己生命旅程的中途,醒来时发现自己苍茫独立于幽暗林间。”
而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生中最大的背叛,是把自己生命的自主权交给了别人”。
其他:
艾兹拉·贝达《平常禅》
素黑《一个人不要怕》
仍在阅读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