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情感门诊 |
我妈离婚后,一直都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一直都拒绝,宁可独身这么多年。
我想一来也许是她对婚姻失望过,二来也是为了我。因为她曾说过,不想因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影响我的成长和学习。
但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内心其实是希望母亲能找个可以照顾她、爱护她的叔叔的。特别是上大学后,想着我妈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我都特心疼。
我好多次开着玩笑说,要我妈去参加非诚勿扰节目,甚至,我都想替我妈悄悄考察过好几家婚恋网站。每次我这样说的时候,我妈虽然只是笑笑不说话,但我看得出她也开始有想法了。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我妈的爱情说来就来,而且来得让我措手不及。
几个月前 ,经人介绍我妈认识了一位离异的男子。我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交往一个多月了。我妈第一次把他带我跟前时,我就感觉他跟我妈好像不是一路人。这个叔叔个子矮小,皮肤黝黑,在城市郊区开农家乐。虽说经济条件不错,有房有车,但言行举止比较粗鄙,还不太讲卫生。吃饭的时候,也不洗手,油渍溅到衣服上也无所谓。
我不知道一向极注意细节、眼光甚高的母亲不知道为啥对他特满意。她说他“条件不错,很上进”。虽然在农村,但他比一般农村人有头脑有眼光,率先搞农家乐,提前发家致富。人虽然有点大男子主义,但做事有魄力,她很欣赏他。
我反对无效,也只能先等等看。没想到,三个月后,他们竟然开始筹划以后如何共同生活了。他让我母亲把我们现在的老房子卖掉,他出首付买新房子,我母亲承担贷款,房产证只写我母亲的名字,说是等过段时间,他农家乐的投资收回来了,他再帮忙一起还贷款。
听上去,好像我们还占了便宜,但我和我妈完全有能力自己付首付贷款买房子啊,干嘛要把他牵扯上呢。关键是将来,万一他们要是合不来,会不会因此产生经济上的纠葛。
我怎么劝我妈,她都听不进。她还说,我已经长大了将来会有自己的生活,她也想下半辈子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困恼,单身多年的母亲似乎非常想要一段感情,尽管这段感情,我觉得对她有害无益,我该拆散他们吗?
肖军咨询师回复:
嘉雯:你好!
父母的婚恋,只要不是像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苏大强被保姆骗婚,做子女的就不要掺和,更不要搅局。父母和孩子一样,其心灵也需要成长。而成长的途径就是自己去摸索,去探索,即使头破血流,也是应该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无怨无悔的。
虽然说,拆散他们是不对的,但是,三个月的时间也是短了一些,提醒母亲不要在感情冲动的时候做出重大决定,也是必须的。所谓重大决定,除了结婚领证属于重大决定,共同投资买房,则属于经济上的重大决定,也应该谨慎,最好是等感情稳固之后再做决定。
我不知道你父母当初为何离婚,也不知道你父母在这段婚姻中存在何种矛盾和冲突。但是,从她现在找的男友来推断,你父母可能因为过于相似,缺少性格的互补而导致矛盾不断。也许正因为如此,现在,你的母亲才会找一个与自己性格差异较大的男人与自己交往,并认定他为自己将来的另一半。
那么,结婚究竟是应该选互补的人,还是选相似的人呢?
在现实中,两个相似的人结合,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福的。但是,如果两个性格相反的人能互补,他们在一起则肯定能幸福。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互补的婚姻最能促进夫妻双方的成长。比如性格开朗的男人可以让性情忧郁的女人内心洒满温暖的阳光,而性格内敛的女人又会让性格开朗的男人意识到适可而止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既希望对方和我们互补,又希望对方和我们相似。比如,多愁善感的女人已经找到一个阳光型的男人,却又时常希望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要能够陪伴自己一起感伤,一起抒怀。这就是互补型婚姻的矛盾之处。可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夫妻双方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使彼此的性格变得更加成熟而完善,也使婚姻变得幸福而和谐。这也正是许多幸福的夫妻,常常会越长越像,越来越有夫妻相的原因吧!
而彼此性格相似的男女在恋爱的初期最容易引起共鸣,可是,如果彼此过于相似,都不肯做出改变甚至根本认识不到自己应该做出改变,就会给爱情和婚姻带来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危机。既然彼此性格都一样,那为什么要我改变,而你不改变?而婚姻幸福的关键就是双方都愿意为了对方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
其实,每对夫妻都存在着相似和互补两种特点。单纯相似或者单纯互补的关系是不存在的。我们这里说的“相似”和“互补”只是就其主要特征而言的。而性格相反的恋人或夫妻也不一定就形成性格互补的关系。至于你母亲和其男友是不是一种互补关系,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目前下结论,言之尚早。所以啊,你需要提醒母亲慎重一点。其它的,你就不要操心了。你也没有能力,没有资格操这个心啊!(原载《今日女报》情感门诊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