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卖一套捐,老夫妻处理房产惹怒儿子

标签:
情感 |
分类: 情感门诊 |
读者“邹平”倾诉咨询:
最近我和老公作了一个决定,就是我们的两套房子,一套我们打算卖掉,带着这个钱去旅游,说环游世界有些过了,但这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梦想。另一套老公中发我说,他想立遗嘱以后捐给母校,给母校建个多媒体室。
现在问题是,儿子儿媳妇知道我们的想法后,意见很大!他们都说,我们老都老了,为什么不能像别的老头老太那样在家安心带孙子,为什么要出去旅游,这不是找事吗?“你们以为环游世界真的是个好事,你们年纪这么大了,要是你们在国外出了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反正我不同意!”儿子说。
我和老伴现在都是64岁,因为我们一直注意养生,也经常锻炼,退休前的工作也不繁重,所以身体还不错,出去游玩是没问题的。而且,我们这里好多老人都讲过,退休了就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几乎都被子女牵绊被孙子牵绊,我和老伴也是。最近这两年,我们发现身边的老人好多都得病了,有些还去世了,尤其是老公以前一个最要好的同事,突然就发病去世了,这让我们很有感触。老公说:“趁身体好要赶紧实施这个计划了,人老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我们也把孙子带到了上小学,算不错了。
我们退休工资虽然不多,但是我们卖一套房子完全可以负担我们的旅游,不会给儿子儿媳增加负担。得知我们的决定,身边的老人都表示支持和羡慕,唯独我自己的儿子儿媳反对。
关于第二套房子给老公的母校,这点我一开始也不同意,因为我觉得要留给儿子他们。但老公说,他小学母校在农村,是现在保留的不多的农村小学了,好多校友都有捐东西,他也想捐。而且,他很爱这所小学,他在这里六年,每个老师都很好,同学关系也不错,大家很淳朴。而且,那时候也有好心人定期去给他们送书包和牛奶。他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就想为家乡的孩子作点贡献,要不是因为我们要出去玩卖一套房子,他几乎想两套都捐。而且,儿子儿媳条件已经很好了,他俩现在就有两套房子,两人的工作单位也不错,衣食无忧。“留太多财产给子女也不一定好,让他俩自己努力奋斗吧。你看我们结婚时父母什么都没给,我们还不是靠自己拼出来的。况且我们也出了30万给儿子全款买房,不错了。”老公说。
所以,我们就决定两套房子都不给儿子。这在我们看来,是没有任何错的,我们处理的是自己的财产。但儿子儿媳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两的房子早就是他们“囊中之物”了,只是我们暂时拥有,等我们归天了,他们就会收回!
其他实他有意见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这样,财产要留给子女,没有子女,挣再多钱就是白搭。但是,我和老公都不这样想,我们辛苦了一辈子,老了想花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错呢?
儿媳前几天又来劝我,我们态度依旧坚决。儿媳最后说:“你们要是这样,将来你们真生病了,我是不会照顾的,你们自己花钱请护工吧!”老公来火了,质问儿子:“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儿子安抚我,说不是这个意思,儿媳只是一时冲动。老说:“我处置的是我们自己的房子,告诉你们是尊重,但轮不到你们来作决定。我把你抚养长大培养成人,已经尽了为人父母的义务。你将来不赡养我,你就是违法!”
儿子儿媳悻悻地走了,儿媳一肚子火。我劝老公,不要把话说这么绝!他说他气得很,怎么儿子是这样自私的人。“要是将来他真不养我们老,我们就进养老院!”老公赌气说。
现在我们和儿子一家关系不好,他们也不让我去接孙子来玩了。难道我和老公真的做错了吗?
看了您的来信,我很感动。您和您老公都是爱生活,会生活,既重视家庭生活又看重社会交往的充满爱心的智慧老人。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家族。这既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中国人的缺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注重家庭和家族,是优点大于缺点的,因为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形式运作的。家族与家族之间,往往泾渭分明。当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与人之间高度融合,两个陌生人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休戚与共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如果我们过分看重自己小家庭的得失,而忽视社会这个大家庭,就会带来非常多的隐患。
其中一个隐患就是亲子关系可能出现偏差:小时候,父母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而忘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家庭不过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起点而已;长大后,孩子只把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而忘记父母也是独立的人(无论他们多么衰老,多么需要子女的照顾),忘记父母属于家庭,更属于社会。
你们夫妻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是,你们的儿子儿媳和周围许多人一样,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他们的认识问题,而非自私自利的问题。
当然,您的儿子儿媳也可能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而只是情绪上的问题,或者是沟通上的问题。
您也说了:您的儿子儿媳衣食无忧,条件很好。他们已经有两套房,其中一套还是您付全款给他们买的。物质上,他们可能并没有什么欠缺,但精神层面,你们夫妻和儿子儿媳是不是相互有所亏欠?是的,儿子儿媳是不缺房子,但是,看着父母处理掉自己的两套房子,一点也不留给自己,儿子儿媳会不会觉得你们不够爱他们呢?
要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物质上的纠纷也可能是情感纠纷的表现。所以,希望你们不要简单地从物质层面思考问题,更不要生气和急躁,一定要心平气和!
平静之后,你们还要主动去了解儿子儿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并积极沟通,而不要急于做决定,更不能把话说绝。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决定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幸福的晚年是离不开子女的陪伴的。这陪伴绝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
当两代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并达成一定共识之后,你们是出去环游世界,还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房子是捐出去,还是不捐出去,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否则,出去旅游不会开心,留在家里也很难快乐;捐了房子会不得安宁,不捐房子又心有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