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婚恋心理 |
一直以来,当有人说什么“三观不合”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的人说话,大多是情绪化的表达,很少有理性的思考。所谓“三观不合”也是这样,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情绪而已。
但是,直到有一天,自己的另一半也对我说“咱们三观不合”的时候,我才开始认真思考这所谓的“三观不合”了。
思考来,思考去。我发现,这所谓的“三观不合”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所谓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而人生观是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看法。世界观则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比较三个定义,我们就会发现,三者其实是完全一致的,说的都是价值观。只不过,价值观相对具体一点,是针对一些具体的事件的。而人生观、世界观则是所有价值观的总和。当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人生观侧重于对自身的反省,而世界观侧重于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不过,就是这种区别在某些哲学家眼里也是无差别的。比如叔本华就说:世界不过是我的表象。儒家的“天人合一”、陆九渊的“心即理”也是类似的观点。也就是说:我的人生就是整个世界,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世界观。
所以,那些为了强调恋人(或者配偶)之间的差异性,一定要说“三”个“观”都“不合”,其实是非理性的,因为“三”个“观”其实就是“一”个“观”。
而即使是这一个“观”也不存在完全的相合和完全的不合。如果两个恋人真的连价值观都完全不合,他们还要在一起,他们两个要么是神经错乱,要么是各有企图,比如政治婚姻。可即使是两个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他们的价值观也不可能全都“符合”,否则这就不是两个正常而独立的人了。
两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为什么现在有些人要刻意夸大其差异,强调说什么“三观”都不合呢?这一切都不过是逃避,是不愿意成长的借口,因为很多人列举的“三观不合”的“罪证”其实都是不愿意磨合,不愿意沟通的表现,是思维僵化的表现。
我们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只要两个人长期在一起生活,无论这两个人看起来多么不同,其本质一定是相同的,除非这两个人是被迫生活在一起的。有的夫妻,一方很任性,一方很能忍。这两个人的本质一样吗?其实也是一样的。那能忍的一方,不是也在肆无忌惮地容忍对方吗?这肆无忌惮的容忍,不也是任性的一种形式吗?
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生活方式上有差异,有的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你很难找到一个和你生活方式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找到了这样的人,你很快就会厌倦的。比如有的人男人就喜欢玩个网络游戏。结婚前因为处于爱情甜蜜期,网络游戏的瘾没有显示出来。结婚后马上显示出来了。而女方又不喜欢他玩游戏,希望他多陪自己。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就是引导,而不是用什么“三观不合”来逃避问题。喜欢玩个网络游戏,无非是生活习惯或者是生活方式的问题而已,和“三观”有个毛关系啊!可有人就是要说:我们三观不合啊!我们三观不合啊!这不是逃避自己的责任不愿沟通,又是什么?男的喜欢旅游,女的喜欢看书。这是三观不合吗?显然不是,因为旅游也是“读书”——读社会这本大“书”,而读书也能“旅游”——在文字中“旅游”。可有人偏偏就认为这是什么“三观不合”!我听到的“三观不合”最搞笑的例子是:男的喜欢吃辣的,女的喜欢吃甜的。然后,女的就说:我们“三观不合”!搞笑不?
几乎所有关于“三观不合”的例子,其实都是习惯问题,是沟通问题,是责任心问题,还可能是家庭系统问题,甚至可能是夫妻生活不和谐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别再用什么“三观不合”来逃避问题了!
最后看一个网友在一篇关于“三观不合”的文章后面的评论,很有点意思。
她说:“我好像和对象三观不合,但是在一起四年多了,舍不得分手。”
三观都不合,却在一起四年多了,还舍不得分手!我想对这个网友说的是:你和对象已经够“合”的了,已经够幸福的了!快点抛弃所谓“三观不合”的观念吧!这样,你们的爱情才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