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经常要我装可怜,买房出车祸都能少出钱

标签:
情感 |
分类: 情感门诊 |
《今日女报》读者来信:
小篱:
你好!
在谈你的困惑之前,我想和你探讨一点人性的问题。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心理暗示(包括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中度过的。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良好的心理暗示的。那么,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谁的作用更大一些呢?一般来说,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人的暗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暗示)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对于成年人来说,自我暗示的作用则更大一些,因为成年人可以对来自他人的糟糕暗示进行回避或屏蔽,却无法摆脱自我内心的暗示。当然,从学理的角度,他人的暗示要起作用,前提是必须接受他人的暗示。而接受他人暗示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他人的暗示转换为自我暗示的过程,是一种心理同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自我暗示对一个人的幸福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啊!可以这样说:幸福的人,都是善于自我暗示的人,而不幸的人,都是不善于自我暗示,或者说,是用糟糕的自我暗示来折磨自己的人。
关于心理暗示的神奇作用,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佐证。
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说:“你将会世界闻名!”后来“预言”应验了。这位小姑娘就是居里夫人。
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是女巫给了居里夫人一种“成功”的信念,给了她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暗示;那位工人则是自己害死了自己,望着被关死的铁门,心想:“完了,这里零下几十摄氏度,我肯定要被冻死了!”正是这个糟糕的心理暗示导致了其死亡。
绝大多数人都会害怕别人可怜自己,因为“可怜”是一把双刃剑,既包含了同情的成分,也包含不好的心理暗示:暗示你的人生是失败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不这么看问题,比如你的老公,因为他是把别人的可怜当成谋求经济利益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不觉得别人的可怜是对自己人生的否定,而是觉得这正是自己的成功之处——成功地利用了对方的同情心。他这样做,对自己似乎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时间长了,他就会失去人际交往最基本的诚信。
他这样做,还有更大的危害,那就是对你和你的孩子。
你老公失去了诚信,不过是人生不够幸福,而你和你的孩子则必须在痛苦中煎熬,因为每装一次可怜,你和你孩子的内心就要经受一次糟糕的心理暗示。这种糟糕的心理暗示虽然不至于让你们面临生命的危险,但长期的糟糕暗示很有可能令你罹患一些慢性疾病,令你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为了这个家,也为了你自己,请大胆地对你老公的不良行为说“N0”吧!要知道:敢于说“NO”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啊!
(原载《今日女报》“情感门诊”“军师说情”栏目。发表时有删减。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