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老妻少夫的婚姻可复制吗?

标签:
情感 |
分类: 非常情感 |
2017年法国最年轻总统、39岁政治家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娶的竟然是一个比他大24年的64岁妻子布里吉特·特罗涅。他的妻子是自己在中学时的法文教师,自己同学的母亲。现在39岁的马克龙除了有3名继子之外,还有7个继孙。
一时间,马克龙的婚姻迅速在网络媒体上发酵,其被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马克龙的当选。
有人说:一个法国语文女教师,成功地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了老公,又成功地将老公培养成了总统,她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工作者。这显然是一种想当然的世俗的功利的观点。说这种观点想当然,是因为要培养一个总统,单靠一个女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女教师、一个已到黄昏的妻子,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再者,如果一个女人真的抱着这样的世俗观点从事教育工作,恐怕她早就因为行为不端而被开除教师队伍了。
那么,布里吉特·特罗涅——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她的婚姻就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吗?她的婚姻就真的无法复制吗?
要知道布里吉特·特罗涅的婚姻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只需要知道她的婚姻为什么难以复制就可以了。
首先,布里吉特·特罗涅的人生境界是她长期修炼的结果,甚至可能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只能欣赏,而不能复制。我们常说:培养一个贵族,不是一代人努力能实现的,而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那些土豪们、暴发户们,无论他如何花巨资装点自己,抑或是充实自己,都无法掩盖骨子里的贫瘠和荒凉。有人说:“法国女人即使老去,也不会枯萎。”还有人说:“法国女人,二十岁活青春,三十岁活韵味,四十岁活智慧,五十岁活坦然,六十岁活轻松,七八十岁就成无价之宝。”这些话虽然有追捧之嫌疑,但是,法国女人注重内在修炼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这和中国女人热衷于装饰自己的“门面”是大相径庭的。那种由岁月的沉淀而产生的人格魅力,饱满、厚实、丰富、多姿,耐欣赏,耐回味,是许多注重内在精神的成熟男人都难以抗拒的。而一个女人要想获得这种人格魅力,不仅要有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做基础,更需要以一个人毕生的精神追求做基础。这是轻易可以复制的吗?
其次,布里吉特·特罗涅的婚姻机遇不可复制。
一个四十岁的平平凡凡的中学女教师,遇上一个才华横溢且痴迷于自己的男生,这是宇宙中亿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这样的事件,是上帝所赐,而非人力所能为啊!
最后,她的人生勇气和人生智慧难以复制。
一个四十多岁的已婚女人,一个有着几个孩子的女人,和十几岁的学生——自己孩子的同学恋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几乎快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了。可是,她就这么无私无畏地爱着,并最终修成正果。这除了需要勇气,更需要莫大的智慧——爱的智慧!在中国,在我们身边,这种母子恋的感情也不可谓不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无疾而终或者是始乱终弃,不欢而散。排除某些世俗的功利的母子恋婚姻,他们的婚姻之所以落得如此结局,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人生智慧不够,是自己的修炼不够。而人生的大智慧,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更不是复制就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