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秀恩爱”,才不会“分得快”?

(2016-08-22 06:24:16)
标签:

情感

分类: 非常情感

王宝强、马蓉2009年结婚,育有一子一女,曾上《爸爸去哪儿》,成为圈内模范家庭。2015年,王宝强实名定制粉钻赠送妻子,并高调示爱“一生只送一人”,而妻子马蓉则感动回应:“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看这恩爱“秀”的,水平是杠杠的!

可是,仅仅一年的时间,他们的“出轨离婚大战”就拉开了帷幕。其风头之大,甚至快盖过里约奥运了。网友们纷纷感叹,这是典型的“当初秀恩爱,分手撕得惨” 啊!

这是不是真的验证了“秀恩爱,死得快”的说法?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将来还敢秀恩爱吗?

如何“秀恩爱”,才不会“分得快”?
   其实,“秀恩爱”并不一定“死得快”!

虽然确实有很多“秀恩爱”的神仙伴侣都在人们的羡慕中分手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夫妻或者恋人,是越“秀”越“爱”,越“爱”越“秀”,越“秀”越“永恒”啊! 对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只要你没有患“选择性失明”,你就一定不会否认。

有人说,人往往是缺什么,就爱秀什么。我觉得,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是,离真相还有些距离。比如,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会觉得什么是最缺少的?一般都会说:钱啊!可是,你见过有人成天在朋友圈晒自己赚了多少钱吗?赚钱多的不会晒。赚钱少的,更不会晒!

可见,缺什么,还不是“秀”的真正原因,虽然“秀”与“缺”确实有一定的关联。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秀”之后,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这才是关键所在。比如,有的人,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缺”。他(她)偏偏要在朋友圈经常晒家庭幸福的图片。这满足的是什么心理?可能是要抓住点滴幸福的感觉,然后将幸福放大,对自我进行安慰的心理。有的人,家庭确实很幸福,也就是说,他(她)并不“缺”,可是,他(她)也热衷于在朋友圈晒家庭幸福的图片。这又是满足了什么心理?这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也可能是一种表现欲的满足,即项羽所说的“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是也。

可见,同样是“秀”,背后的动因,有的是“缺”,有的是“不缺”,竟然完全相反!

如何“秀恩爱”,才不会“分得快”?
   即使同样是因为“缺”而“秀”,不同的人“秀”的本质也不一样。有的人因“缺”而“秀”,可能是因为珍惜,而有的人因“缺”而“秀”,则可能是因为自卑。

珍惜的“秀”就是理性的良性的有助于爱情幸福的“秀”,是永恒的“秀”,因为他(她)秀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证明什么,不是为了别人的议论而“秀”,而是为了留住自己内心的感受而“秀”。别人在他(她)眼里,不过是分享者而已。如果某些分享者无法与他(她)理性分享,他(她)会果断地停止分享,而不会被自己“秀”的行为所控制。

自卑的“秀”则是非理性的不利于爱情和婚姻的“秀”,是典型的“秀恩爱死得快”。他们“秀”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从别人的羡慕中得到一点虚荣心的满足。别人在他(她)眼里,并不是分享者,而是他(她)炫耀的对象——炫耀的本质就是自卑。一旦他(她)对这种炫耀的满足上瘾了,他(她)就很难再离开这种满足了。如果我们对某种比较容易获得的满足上瘾,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对吃饭上瘾,问题还不算大,因为饭总是天天要吃的。但是,如果我们对某种不容易得到的极为缺少的东西上瘾,比如,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却对购买奢侈品上瘾,就一定不可持久了,一定会“死得快”。自卑性质的“秀恩爱”就如同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却对购买奢侈品上瘾,是不可持久的,是属于“秀”得越多,死得越快的那种!

上面分析的都是因“缺”而“秀恩爱”。

对于“不缺”而“秀恩爱”的人来说,无论他们在“秀”的过程中所满足的是优越感,还是表现欲,抑或是满足的别的什么心理,只要能把握好“秀”的“度”,不对这种“秀”上瘾,那么,他们照样可以“秀”到天荒地老,一“秀”到永恒!而一旦他(她)超过了这个度,他(她)的生活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喜欢“秀恩爱”的你们,还可以大胆地“秀”下去。只是,我要套用一句话送给大家,那就是“小秀怡情,大秀伤心”啊!

如何“秀恩爱”,才不会“分得快”?

博主新书《情商高一点,幸福多一点:婚恋中的情商训练法则》连续多次荣登当当网、亚马逊、京东网热销书排行榜!购书请点击:亚马逊      京东网      当当网     淘宝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