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班级中落后,该咋办?(外一则)
(2014-04-22 12:19:49)
标签:
w教育 |
分类: 纸质媒体发文归档 |
问:孩子五岁,上幼儿园大班,每天老师都会给表现好的孩子贴小贴星,孩子也很少获得这种奖励,再加上最近幼儿园组织的几次活动,孩子都没能拿到名次,我觉得挺失望的,但同时又很矛盾,觉得不能以孩子的几次比赛来评定孩子的成绩,请问,该如何对待孩子在班级上落后的情况呢?
答:
父母失望是正常的,但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明显的失望情绪,孩子会更失望,还可能在无意识中认为,他的学习其实是为父母而不是为自己;孩子失望也是正常的,但不能绝望——如果孩子绝望了,自信心受到重创,孩子就很难再进步了。
五岁的孩子,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依靠奖励来进行强化,而小贴星则是一种很好的强化方式。这种方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老师的奖励措施是不是可以再改进一下,比如,能不能降低一下难度,让全班的孩子都有机会得到小贴星呢?我记得,我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放学的时候,每个孩子的额头上都会贴着小星星,孩子们都一脸的骄傲。只不过,特别优秀的孩子,星星会多一些而已。
所以,您可以向老师反映您的忧虑并提出您的意见。如果老师能听取意见并进行改进,那当然最好。如果老师不能接受您的意见,或者暂时不能改进奖励措施,建议您咨询一下老师,看自己如何在家里训练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反应能力,争取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小贴星!
问:我是一名12岁女孩的妈妈,因为种种原因,我跟她爸爸离婚了,孩子现在跟着奶奶生活,听老师说,她最近很反常,情绪很低落,不仅学会了抽烟,还自残,在她的胳膊上发现了好几道刀痕,我很担心,还把她接到身边,但我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请问我该怎么办啊?
答:
您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信息有限,我只帮您分析一下孩子的自残行为。
孩子自残有几种情况。一是内心空虚寂寞,缺乏生活的激情与动力,因而在无意中采取了诸如自残之类的不当方式缓解内心的空虚、寂寞、紧张与焦虑;二是孩子在无意识中以自残的方式控制老师与父母;三是周围不健康的文化氛围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并促使孩子用自残的方式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四是老师与父母在孩子自残之后不当的应对方式强化了孩子的自残行为。
因此,我建议您: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即使不能把孩子放在身边,也可以经常用电话和孩子交流。孩子自残后,不要过分紧张,要淡然处之,更不可如临大敌。平时还要注意孩子的交友情况,要引导孩子和积极向上的同学交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