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淮南市毛集区教育局向教师推介《中学生心理日记点评》!

(2014-01-11 11:00:04)
标签:

w

教育

分类: 教育视点

     几天才得知,淮南市毛集区教育局在教师培训中重点推介了我的一本书《中学生心理日记点评》。

     以下是刘树龙老师写的《中学生心理日记点评》读书心得(节选):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中学生心理日记。这些日记,因真实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朴实而让人感到亲切,它们是原生态的中学生心理历程的记录,是透视中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扇扇小窗。比如,一个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坦露自己的心迹:“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我住在姥爷家,姥爷很疼我,但经常要求我和父亲划清界线。为了不让姥爷失望,我拼命地压抑着对父亲的思念,以至于见到父亲的家人都感到害怕、内疚,好像我是姥爷家的叛徒……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爸爸了,他也最疼我了。现在什么都变了,什么都不能改变了。我想过找妈妈、爸爸谈一谈我们之间的事情,但我知道结果肯定是妈妈难过、爸爸难办、我更难堪。”从这名中学生的内心独白中,我们发现那些离异后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的父母,有意或无意地使自己的孩子处于多么为难的境地,给自己的孩子的内心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再比如,一个初中生面对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内心是多么焦虑和困惑:“读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在学习上相互竞争,对彼此的学习都很有促进,我们都很开心。上了初中之后,我遇到了一个在学习上和我旗鼓相当的同桌,我也很自然地将她看作了竞争对手。可这次,我没有从竞争中找到一点乐趣,相反,增添了无尽的烦恼。比如,在做题的时候,我总要看她做出来没有。如果我做出来了,她也做出来了,我就感到很不是滋味;如果她做出来了,而我没做出来,我就十分烦躁,甚至感到丢脸,很久不能安静地做题。再比如,有时上课,同桌偶尔因走神忘了记笔记,我就会下意识地捂住笔记本不让她看。平时我还不希望她知道我看什么书做什么资料,因为我害怕她的学习成绩超过我。”这样的例子书中俯拾即是,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困惑。作为家长,从这些日记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今天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从这些日记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难得的研究素材,从而寻找到教育的策略。
     对中学生心理日记进行点评,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的点评,避免了理论上的空洞说教,避免了不切实际的泛泛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就像是一位大朋友在和中学生谈心。作者的点评,既注重“点”又注重“评”,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确实难能可贵。在点评有关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心理日记时,作者还特别注重对人际关系中的双方或多方分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能给不同角色的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感谢淮南市毛集区教育局向教师推介《中学生心理日记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