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源里没有教育

(2013-01-04 22:09:21)
标签:

w

教育

分类: 纸质媒体发文归档

       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逃离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近日,武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优质教育,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

7对家长坦言,此举实属无奈,只因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失去信心,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

此事件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各媒体纷纷以“桃花源式的教育”为题广泛加以报道,并质疑其是否符合理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是否存在着教育风险等等。

其实,“桃花源式的教育”这种提法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误解。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

而“桃花源”代表了什么?它代表了逃离现实社会,进入虚幻社会的企图。当然,这种企图在陶渊明的笔下只落得一个“后遂无问津者”的结局——代表着“桃花源”永远也无法找到的无奈。

可以这样说,桃花源里不可能有教育。如果桃花源里有了教育,也就不再是桃花源了。教育从来只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而不会存在于虚幻的桃花源之中。

正是这种对教育本质的误读,武汉的这七位家长在乡下这所废弃的小学中开始了他们的所谓的“教育实验”。这种实验究竟存在多大的教育风险,我们暂且不说。我们只需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学校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社会是充满缺憾的,不完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引导孩子们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能带领孩子们逃离这个社会。孩子们当然不知道什么逃离。真正想逃离的是他们的家长。当家长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逃离念头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所谓的“教育实验”就开始了。

如果家长真的想从事教育实验,理性的方式绝不是走极端,逃离现实,而是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中学会平衡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学会适当地妥协与抗争。比如:有的家长要自己的孩子上数奥的时候,我不跟风;有的老师叫自己的孩子补课,我可以巧妙地予以拒绝;别人的孩子都上重点中学了,我却可以坦然地带自己的孩子上普通中学;当孩子的作业负担过重的时候,我可以用变通的方式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等等。总之,只要家长的教育理念真正与这个时代吻合了,就一定能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

如果武汉的这七位家长能这样理性地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则不仅是自己孩子之福,更是整个中国教育之福,因为中国教育走向成熟走向理性并不是仅仅依靠教育改革就能实现的,还必须依赖于每一个教师和家长理性的教育观。如果老师和家长头脑中残存的都是一些极端化的教育观念,再好的教育体制改革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欲了解一个孩子,须先了解一群孩子!看原生态学生心理日记,了解当今孩子的群体特征。各大网上书店有售,欢迎点击购买:

        当当网      爱的教  

                 超越自我    成长天空           

                 京东商场      当当网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