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扁鹊见蔡桓公教育 |
分类: 教育视点 |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删节最多的要数小说类的文章,几乎都被删节过和被修改过。有的课文注释的是“选入课文被删节”,其实在删节的时候还同时被修改。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初一上册的课文《羚羊木雕》,编者不仅改了小说的题目“反悔”,还删除了大段的景物描写,修改了许多人物的语言,甚至是改了小说主人公的性别——原来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男孩子,编者却硬是将主人公变了性——变成了女孩子。作者张之路也曾经写文章表达过自己的困惑、异议甚至不满,但是并没有谁向他解释什么。谁叫人民教育出版社牛呢!人家能选上你的文章就是对你最大的恩惠,你还好意思说别人什么吗?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叫《我的叔叔于勒》的小说。编者不仅删节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而且改了一处景物描写。这一处就是文章结尾:“在我们眼前的水平线上,一个紫颜色的小点儿像是从海里钻出来似的。那就是哲尔赛岛。”编者将“紫颜色的小点儿”改成了“一片紫色的阴影”。我一直没搞明白“阴影”也还有紫色的,更不明白一片阴影如何能用“钻”呢?
还有一个想不通的是,竟然连鲁迅的《社戏》也被删节了,并且是将前半部分完全砍掉。失去了前后对比的“社戏”,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味道。如果说还有味道,那也不过是残留的一点社戏味道……如果鲁迅先生地下有知,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会不会抗议。
尊重原著,不经过还健在的作者同意,绝不随便修改原著——即使是去世的作者,我们也不能太随意啊!我想,这不仅是对作者的尊重,更是对思想的尊重。
要教育学生尊重人,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要首先尊重作者啊!
最后,我统计了一下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被删节”和“被修改”情况:
现当代代诗歌“被改动”:2 篇
现当代代散文“被改动”: 4篇
现当代小说“被改动” 也“被删节”: 1篇
现代散文“被删节”:1
外国童话“被删节”:1
另外,郭沫若的两首诗歌是经同意而修改
而初一上册总共只有二十四篇白话文,也就是说白话文的修改删节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