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紧张与焦虑的心理调节

(2012-06-05 20:40:47)
标签:

肖军

宋体

心理暗示

暗示法

主持人

教育

分类: 电视台心理访谈

    主持人:

高考马上就到了。我们说:高手过招,赢在心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准备冲刺名牌大学的学子来说,心态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所在。

     虽然大家都知道心态的重要,可是,为什么每年都有考生因为考试过分紧张和焦虑而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呢?

    肖军老师: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紧张,什么是焦虑。

     紧张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身体层面的紧张,比如肌肉紧张,还有一个层面的紧张是心理层面的紧张。而这两个层面的紧张其实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心理上的紧张会带来肌肉的紧张,而肌肉的紧张又会带来心理的紧张。无论是身体上的紧张还是心理上的紧张都是我们适应周围环境的必要方式。紧张令我们充分调动生理与心理的能量以应对外界的危险或挑战。所以,适度的紧张是最好的。完全不紧张和过分紧张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不利于我们在考试中发挥出水平的。我们在考试中超常发挥出水平,都是在适度紧张下获得的。

“紧张”是在考试中出现的心理状态,而“焦虑”则主要是在考试还没有到来时所产生的,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当然,我们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做不出来的时候,也会出现焦虑:我该怎么办?我是不是要失败了?由此可见:焦虑往往包含紧张。紧张往往指向现实的对象,焦虑往往没有现实的对象,往往指向自己想象中的坏结果。

主持人

刚才您分析了紧张和焦虑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二者的区别之后,那么,我们的考生究竟该如何对待考试紧张和焦虑。

肖军老师:

先说考前焦虑。考前焦虑的外在表现是头痛,心慌,缺乏食欲等。而失眠则是严重焦虑的体现。

焦虑情绪,有时是我们过多考虑考试结果所造成的。所以,要消除考试焦虑,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要去想考试的结果。只要相信一条: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耕耘必然会有收获。如果暂时不能收获,只要坚持,将来一定会收获更大的成就。

除了不要想考试结果之外,还要学会享受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一个学生在考前充满焦虑还可能是因为他享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只要他静下心来享受亲情和友情,享受学习本身的快乐,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他的焦虑就会自然消失。

如果实在无法摆脱对结果的焦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问题,那就是说服自己接受一个心目中最坏的结果。连考试最坏的结果我都可以接受了,我还有必要在乎考试结果吗?

主持人:

那万一有考生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失眠了怎么办?

肖军老师:

可以用“白云疗法”想象自己睡在白云之上。白云飘过山冈来到海边。这时你就可以发挥你的想象,想象你看到了湛蓝的大海,闻到了大海的气息。然后,你还可以随着白云飘到一座美丽的花园,然后你闻到了泥土与花朵的芳香,看到了牡丹花、菊花、芍药花等等,你感觉到微风轻抚你的脸颊……总之,世界上任何美好的地方,你可以飘去,都可以去感受它的美好。

因为焦虑会让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关闭,那么,我们充分打开我们的感觉器官,进入我们的感性世界的时候,焦虑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

主持人:

可是,肖老师,有的考生不善于想象,或者说不会想象,那该怎么办?

肖军老师

不善于想象的同学,这个时候才训练想象也确实不现实,但是,可以听意境优美的诗歌朗诵,或者听班德瑞的大自然音乐。让这些意境优美的诗歌和音乐带你去遨游人间仙境!

     主持人:

     您前面说的都是学生自己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除此之外,我们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帮助孩子和学生缓解焦虑呢?

 肖军老师

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和学生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帮倒忙。比如家长不要在考前对孩子说:孩子你千万不能紧张啊!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在提醒孩子:孩子你怎么还不紧张。这就是典型的帮倒忙的语言。如果发现孩子真的紧张了,最好的办法不是安慰孩子,而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临近高考的时候,家长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唠叨!如果害怕孩子丢三落四,就默默地帮孩子把东西收好。

至于学校方面,除了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刻意制造紧张气氛。例如,很多毕业班的教室里都有高考倒记时的标志。这个标志,我觉得完全可以取消。因为这个标志除了增添学生的焦虑情绪外,并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主持人:

您刚才说的都是考前的焦虑,那么,在考试中出现紧张情绪又该怎么办?

肖军老师:

紧张的外在表现有:肌肉紧张,手心出汗,呼吸急促,胸口发闷等。

我们常说:面对高考,10个人会有9个人紧张,还有一个不紧张的是什么人呢?是被吓晕的人。

认识到上面这个现实很重要,因为只要我们不害怕自己的紧张,紧张感就会减轻。万一紧张太强烈了,严重干扰了做题的效率时,我建议同学们在监考老师发试卷之前,气沉丹田深呼吸或者是给自己一个微笑。另外还可以做“双耳鸣天鼓”的自我保健。具体办法是:略

主持人:

一个考生要想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甚至超长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是不是只要避免过分紧张和焦虑就可以了呢?

肖军老师:

避免了过分紧张和焦虑一般只能正常发挥出水平。要想超常发挥则还必须使自己在考试中始终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具体的办法就是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包括:语言暗示、音乐暗示、服装暗示等。

 

语言暗示法:比如,考试前对自己说,自己是个福人。或者对自己说,自己是个坚强的人,不会被任何苦难吓倒等,都可以起到不错的心理暗示。

音乐暗示法:临考前听欢快的令人振奋的音乐来激励自己。

服装暗示法:考试前,穿自己特别喜欢的服装,同样会起到愉悦身心,增加自信的作用。

还有诸如食物暗示法。另外,一些考生在考前一起去庙里拜佛烧香,其实也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自己有神灵的保佑,以缓解焦虑,增加信心。

 

主持人:

后天就要高考了,明天,也就是考前的最后一天,考生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呢?有的考生想在考前的最后一天彻底放松一下自己。请问肖老师,这种彻底放松的方式合理吗?

肖军老师:

    第一、考前完全放松是非常有害的,一定要适度紧张地学习,一般复习4-6小时即可。

第二、熟悉考场,适应环境:交通路线/所在学校/楼层/教室/自己的考场座位/WC/
   
第三、要罗列好考试用品清单,把文具用品准备好。
   
第四、注意考前的起居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冷饮/吃自己不习惯的/补品/碳酸饮料/生海鲜
   
第五、避免过量体育运动:消耗体力,意外受伤
   
第六、不要提前睡觉

(2012年6月5日荆门电视台"直播荆门"栏目播出)

 

高考紧张与焦虑的心理调节
高考紧张与焦虑的心理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