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频繁做“小三”可能是性格缺陷

(2012-04-23 06:46:52)
标签:

阿英

灯红酒绿

爱情定义

厄勒克特拉

简爱

情感

分类: 非常情感

25岁的阿英衣着时尚,长得漂亮,淡淡的眼影却深藏着太多的伤感与无奈。

小时候,阿英的父亲非常宠她,在物质的享受方面从来就没委屈过她。同龄人拥有的东西,父亲都会想方设法满足她。对于父亲的做法,母亲很不满意,这使关系原本就不甚和谐的父母经常因为她的缘故而发生争吵。每次争吵之后,父亲又因为内疚而更加宠她。

两年多前,阿英离家来到了广州,并在一家大型的超市财务科找到一份满意的差事。虽然待遇还不错,但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里,她并不感到满足。

工作时,阿英和老板在同一间办公室。很快地,她就和老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老板有空就约她出去,一起吃饭或逛街。她想要什么,老板都会爽快地答应,就像一个父亲满足任性的女儿一样。她很满足,觉得自己遇上了贵人。

好像很多故事都会出现类似的片段,那天,老板对阿英表示了模棱两可的爱意。阿英只知道他的确对她很好,为她付出了很多,给过她很多有形无形的帮助,她从心里很感激他。仅此而已,可她没有勇气回绝。她害怕自己的回绝会伤害他,更担心那种被爱的感觉随着回绝而消失。就这样,她糊里糊涂地成了他的女朋友,确切地说,是他的情人!因为他有妻室,而这一点她是清楚的。

后来,他们商议租房住在了一起,而她就再也没有去上班。可仅仅几个月之后,他光临出租屋的频率便由原先的连续不断变成了隔三岔五。阿英已经习惯了他的关心与疼爱。没有他的日子里,她整天对着空房子发呆,在寂寞中打发着日子。

在苦闷的日子里,她认识了离异的阿建。阿建的心非常细腻,又很会打趣活跃气氛,和他在一起时,阿英感到很开心,并重新找了一家公司去上班。交往中,她逐渐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阿建,但她又有着深深的愧疚。她觉得有点对不住老板——他对她照顾得那么周到。虽然他现在已经很少来了,但她仍然感激他,不想失去他的照顾。另一方面,她的心又被阿建一点一点地俘获了,她看到他不开心,内心会比阿建还难受。一次,阿建喝醉了,她抵挡不了他的恳求,把自己交给了他。在老板租的房子里,她和阿建如胶似漆!

终于,纸包不住火,老板和她分手了。

之后,阿英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急切地告知阿建。但阿建绝情地让她拿掉孩子,他不肯认这个孩子。阿英没说什么,因为她也不清楚孩子到底是谁的。自从和老板分手之后,阿建对她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下班时间到了,大门口再也见不到阿建的身影;半夜醒来,身边空无一人,只有枕头还留着阿建汗液的味道。

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女子打电话给她,并在电话那头把她大骂一顿,她才知道,原来阿建并没有离婚!那一刻,她呆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她不可理喻地大笑,笑过之后又号啕大哭!

冷静下来后,她决定不再理阿建了。可经不住他的软磨硬缠,又和他走到了一起。她明知不能再相信他了,但总被他的眼泪所打动。阿英很想改变自己,很想改变现状,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更不知道自己第三者的角色什么时候才能退场!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小三故事。之所以说其“典型”,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小三”人格上的不成熟乃至缺陷。

心理学关于爱情的定义是:爱情是两个人格独立的个体之间最持久的吸引,是最浪漫、最强烈的高级情感。故事中的阿英在恋爱中表现出独立的人格了吗?

阿英因为害怕失去超市老板的关心与照顾,第一次充当了小三的角色。是爱情?还是相互利用?阿英似乎并不想分辨清楚。她在这种关系中得到了照顾和享受,似乎就已经足够了而后来,阿英和阿建的关系的建立也不过是在无意中重复以往的行为,只是同居的对象更换了,但被利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作为一个成年女性,阿英真的不明白自己如此命运的原由吗?也许,让自己麻痹在虚假的爱情里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被照顾的无须操劳的生活其实就是对自我麻痹的一种奖赏。阿英是在以一种幼稚的心理防御机制,企图从现实中逃离,以减少心理上所面对的痛苦,这正是其人格不成熟的表现。

另外,根据精神分析的学理探究阿英陷入第三者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的原因,我们猜想她在早年就没能解决好与父母亲的关系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中所说的“亲子三角关系”,指的是父母与孩子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特殊情感或联盟关系。父母除了喜爱自己所生的孩子,有时另有一种潜在心理,对异性子女格外地喜爱或偏袒,并在无意识中形成某种联盟。如母亲疼爱儿子,父亲偏袒女儿。

性蕾期(3岁左右)的儿童因为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恋母)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恋父)情结,这种情结更具性的意义,不过它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

由于在无意识层面存在着父母对异性子女的偏爱以及子女对异性父母的迷恋,亲子三角关系就会有发生扭曲的可能。

值得庆幸的是,一般来说,孩子在进入 6 11 岁的同性期后,因为开始和同性的父母亲近并向同性的父母认同,亲子三角的问题会自动消除。而少数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其性心理一直停留在性蕾期,而长大后,恋爱与婚姻往往会不自觉地成为亲子三角关系情结的延续。阿英自幼不被母亲喜欢,认同出现问题,而对父亲一直过于依恋则可能表明她一直没有真正走出儿童性蕾期。她后来所依赖的两个男人也正是她对父亲依恋的延续——这就是阿英在恋爱中的人格缺陷。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分析,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十九世纪的英国小女子——简爱。简爱为了获得平等的、纯粹的爱,毅然放弃渴望已久唾手可得的爱情,最终和自己所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巨大的爱情能量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在阿英的身上有人文精神吗?我们看到的只有依赖,前一个老板主要提供物质依赖,后来的阿建主要提供精神上的依赖。老板用物质换取的不过是她的肉体;阿建用带有欺骗的精神所换取的也不过是她的青春!她依赖着并不存在的虚幻爱情,沉迷于其中,却从来没想到要独立要自尊要自己依靠自己!

所以,恋爱中很多问题往往都是表面现象,其核心问题是恋爱中的人是否拥有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人格。其决定了一个人怎样和他人建立关系,以怎样的方式思考和选择,以怎样的交往模式保证爱情顺利发展。阿英要想弄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从“小三”的角色中退场,不再重复以往的感情悲剧,做一次系统的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