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为何又挨骂?
(2011-09-05 12:49:12)
标签:
李玫瑾共情能力缺乏公安县纪检官员11刀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李玫瑾教授又开始挨骂了!
这似乎一点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她为什么总是找骂?莫非其中也隐藏着什么非同一般人的心理动因?不过,出于对专家的尊重,我保留我的假说。
很显然,面对诸如药家鑫案这类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强烈情绪的案件,一个心理专家在媒体上以一种完全超然事外的态度从学术的角度来提出一个理论假设,这是对公众感情的漠视或者说不尊重。而从本质上讲,就是其共情能力缺乏的体现。张妙被捅了那么多刀!您竟然说药家鑫可能是在她身上弹钢琴!!!!!!这样的理论假说,不仅对死者不恭,而且对生者不敬!也难怪广大的网友在听了这种假说之后愤怒无比了。
在李玫瑾教授的眼里,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只要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们只有接受一切才是最明智的”。
这不,李玫瑾教授又开始对公安县纪检官员11刀死亡事件进行合理化解释了。是的,世界上什么离奇的事件都可能发生。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十几年得不到提拔仍然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最后惨死在自己办公室的纪检干部,在真相没有大白于天下之前,我们怎么忍心用一个变态狂的心理来假设他的行为?提出这样的理论假设不仅是缺乏与老百姓共情的能力问题,也是对死者家属缺乏起码的同情心的表现。
从纯学术的角度提出弹钢琴杀人的假说以及变态自杀的假说是可以的,在学术杂志发表一下这样的观点也是可以的,但是绝不能面对公众提出这样的假说啊!假如受专家的影响,公众真的将所有的丑恶与血腥事件都合理化了,那道德何存?美好的人性又如何得以延续?
科学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科学。如果失去了人文精神,冷冰冰的科学只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糟糕!
最后,我斗胆对心理学权威李玫瑾教授说:今后在解释这类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不可不注意舆论的导向,请在科学的解释中加一点人文关怀,加一点尊重和同情吧!这样,您就不会再挨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