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央视“开学第一课”挑刺

(2010-09-01 13:39:21)
标签:

认知水平

拔高

为自己学习

童趣

亮点

教育

分类: 纸质媒体发文归档

首先是定义上的败笔:开学第一课,其实并不光是第一课,还有第二课,还有第三课……并不是真正的第一课。

再说一说这些课内容上的败笔。

这节课的主题“我的梦,中国梦”是以班会的形式展现的。班会的对象似乎是小学生。而实际上也就是小学生,因为电视上参与的是小学生,现实中组织收看的也是一些小学。但是,班会的认知水平却是接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性的表达过多。比如,舟曲那个小学生的回答:“追求就是一点点向目标接近。”这应该是初中生的回答才对。小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形象性的,比如,追求就是我想考双百分,甚至追求就是我想得到老师的夸奖、妈妈的笑脸等。倒是李连杰说自己童年的追求真正符合了一个儿童的认知水平。另外,马云对梦想的阐述相当深刻,他说:梦想和眼泪、汗水是联系在一起的。否则就成了空想、幻想!这些话说给一个中学生,或者一个青年人听是相当有教育意义的,说给小朋友听,还是有拔高之嫌疑。

开学第一课上得令人感动,令人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极具煽情的功能。可是,第一课里没有一个地方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紧张的学习生活。据我——一个长期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的了解,现在很多学生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快乐地学习,为自己学习,而不为分数学习,不为父母学习,不为老师学习!而只有真正为自己学习的孩子,将来才能真正报效祖国,才能实现中国的梦想!所以,我们不能不说:教育部在央视给孩子们上的所谓的第一课“我的梦”,其实是忽视了大部分孩子真正的梦想!

再者,开学第一课中的所有提问都是“请问某某,你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梦想是什么?”难道就不能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请问某某,你从小就立志当某某家吧?”就算不能离开梦想的主题来提问,但是提问的方式绝不是只有一个。否则,就会显得很单调。除了语言方式的单调之外,儿童语言的成人化,概念化也使这个班会有一种演戏的色彩。儿童的班会却没有童趣是开学第一课最大的败笔。当然,台湾的大小姐的表现还多少显示了一些童趣。

说了这么多的败笔,其实亮点也不少:比如心理游戏“信任长城”就很成功;再比如两个残疾学生自强不息的事迹就相当感人而有教育意义;还比如马云说出自己成功之前一连串的失败就很有价值(可惜的是,他把自己的失败经历轻轻带过了)。

总之,开学第一课的创意是很好的,但是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祝愿开学第一课越办越好,真正成为同学们的一道精神大餐!

 

     

新闻背景阅读:

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我的梦 中国梦”

  今天上午9001040,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教育部发文通知,全国2.2亿中小学生集中组织收看该节目。

  这已经是第三届《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我的梦 中国梦。希望通过节目启迪全国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梦想,最后所有人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坚定信念,倡导孩子们勇于追求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节目还请来了李连杰、马云、试飞英雄李中华、袁隆平、成龙等社会知名人士成为开学第一课辅导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