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焦虑的类型及家长不要帮倒忙

(2010-05-27 10:17:48)
标签:

教育

考生家长

爸爸妈妈

高考

处方

分类: 心理讲座与媒体采访

——中考高考心理调试之一

考生考试焦虑的类型

1、负疚自责型

小梅是从乡镇来到这所市重点中学读书的。当初,她并没有考取这所学校,是爸爸妈妈出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才进来的。在这所高手如云的学校,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在中下等。她一直深感不安,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觉得自己浪费了爸爸妈妈的血汗钱。临近高考,她的这种自责就更深了,以至于出现了头疼,睡不着觉的症状。

处方:找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谈心,消除自责,因为她的自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完全可以消除的。爸爸妈妈出这笔钱完全是出自爸爸妈妈的一片爱子之心,是不需要什么回报,也不加任何条件的。如果爸爸妈妈无意中加上了某种条件,那也绝不是爸爸妈妈的本意。

2、消极自卑

小敏是一个长相比较胖的女孩,一直以来都为自己的相貌而自卑。而最近的几次摸底考试频频失利就更加重了她的自卑心理。她现在甚至都不敢听到“高考”两个字了。

处方:找到自卑根源,消除自卑建立信心,也许你自卑的地方正是你的优势呢。比如小敏的“胖”如果精神状态调整得好就是一种丰满美。另外,胖一点的女性在工作中往往给人的安全感更多一些。还有,胖一点的女性,身体的耐力与韧性大多要比瘦的女性强一些。总之,“瘦”不是什么骄傲的资本,“胖”也不是什么自卑的理由!

 3、自视过高型

小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非清华大学不上。而要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他就不容许自己考试失利。而结果是总是失利!

处方: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将过高的目标降下来之后,相反可以成功!当然,有的学生自我评价太低,高考目标过低的也要帮助他将目标升高一点。总之,目标不能高也不能低,最好的目标是:跳起来摘桃子,正好能摘到!

4、逆反对抗型

小显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不合,在学校和老师起冲突,正常的学习经常受到干扰。在这样的状态下,一提到高考,小显就烦躁,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处方:对父母、老师的逆反心理可以转移到对学习的焦虑上。面临高考的学生要学会和父母和老师沟通。沟通的过程就是消除高考焦虑的过程。

5、寻求表现型

小腾是几代单传的小子。家里从小对他是百般呵护,并把家族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他自己也总想表现一番,给爸爸妈妈挣个面子。但结果是,越想挣面子就越紧张。几次摸底考试结果都不理想。

处方:别想通过高考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不要太功利化,用平常心对待高考才是最佳的心态。

6考试慌恐型

小倩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高考,但她已经无数次地想象考试失败后的痛苦。也就是说,她还没有参加高考就已经开始在想象中体验失败了。这样的心理状况,再优秀的学生高考也会失败!

处方:让自己接受一个自己所认为的最坏的结果,并发现这个所谓的最坏的结果其实并不坏!

7、散漫松弛型

松弛不是焦虑紧张相反的吗?怎么也不好?事物都是此消彼长,太松弛了,知识没掌握好,考试的时候不焦虑才怪!

处方:太紧张是有害的,但适当的紧张却是有用的!

 

高考在即,家长不要帮倒忙

        倒忙一:情绪焦虑

         随着女儿高考的到来,王女士也越来越着急。最近还得了牙疼病,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总是说:真希望她快点考完,考完了,我们都解脱了!

         分析:家长的焦虑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紧张程度。家长一定要冷静,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这样,孩子才可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倒忙二:关心过度

         儿子走路走快了,张女士马上说:慢点,别那么快,要赶上高考崴了脚那就坏事了。儿子在桌子上趴了片刻,张女士赶紧过去摸儿子的头,急切地问:是不是感冒了?随着高考的临近,张女士对儿子的关心可以说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殊不知,她的这些行为只会让儿子更紧张。

         分析: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关心,会削弱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感到自己很脆弱缺乏力量,这反倒会给孩子的高考带来不利的影响。

倒忙三:唠叨过头

哎呀呀,文具盒又乱丢,要是考试忘记了笔怎么办?”“你看你,又睡过头了吧?要是考试那天睡过头了可就完了!

支招:家长不妨将自己担心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在考试的前一天,帮助他确认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比如担心孩子忘记文具,在高考的当天早上不妨亲自帮孩子检查一下。平时就不唠叨增加孩子的压力了。

倒忙四:过于兴师动众

         高考还没有到来,王先生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怎么为儿子助阵了,比如亲自开车接送孩子,让妻子给儿子做好多好吃的饭菜等等。然而,王先生的做法很可能引起反作用。

         支招:是否接送孩子,最好征求孩子的意见,这个时候不能给孩子意外的惊喜!至于孩子吃什么,平时就把营养搭配好,平时吃什么考试还吃什么,最好不要考试的时候忽然换食谱。只要做到营养卫生就好,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影响考试。

   (我市晚报教育周刊采访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