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系列之三:孩子的世故
(2009-08-15 16:38:21)
标签:
育儿教育儿子情绪哲学命题 |
求助:
儿子九周岁,上四年级。
上周,儿子参加小星星英语学校的童话剧比赛,得到优秀奖。
昨天,儿子参加学校在东方百货的演出。
儿子一直都挺高兴的,可在表演、颁奖和抽奖活动后,却忽然对我说:“妈妈,我怎么觉得一切都是假的。”
就因为没抽到奖吗?
我很是吃了一惊,这是个哲学命题,我的弱项。
于是,弱弱的问:“怎么有这种想法?”
“比赛是假的,学习是假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假的。连这些汽车,这些人……都是假的。”
“妈妈也是假的吗?”我使劲掐了掐他的胳膊:“这种疼痛也是假的吗?”
儿子沉默了,没有回答。
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他会有这种想法,我很高兴,也很心惊,他还会继续有类似的想法的,我得找出解药。可这个命题太大了,我怎么答得出来……(网友:江湖)
回复:
孩子在负性情绪的作用下,犯一点“以偏概全”的错误,很正常的。大人们都还经常犯这种错误呢!比如:某女人受了某男人的欺骗,她很气愤,就狠狠地说:天下没一个男人是好的!这时,我们需要和她争论天下究竟有没有好男人吗?如果你这时和她争论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你缺乏起码的同理心,不善于感受别人的感受,不善于痛苦着别人的痛苦。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是要疏通对方的情绪,让他(她)将情绪表达出来,并且对他(她)表示一种最大的理解和安慰。
在完成了情绪的疏通和安抚之后,等他(她)心情平静一点之后,就可以和他(她)客观地谈一谈世界的真假问题(男人的好坏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好谈,只需要找一些相反的例子就OK了。
最后,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和对方探讨一下哲学上的问题。比如关于世界的真假问题,我们不仅是要看到什么真什么假,而且要善于发现真中有假,假中也有真,还要善于将假的变成真的。要有好的心态面对假的现象:既不同流合污,也不清高自傲!
最后说一说江湖的孩子,首先他的情绪是需要家长疏通的,其次他的思想透露出的可贵的批判精神以及宝贵的规则意识都是需要家长鼓励和肯定的,这是人性的珍珠!而对于他“以偏概全”的错误,江湖引导得很到位。至于如何引导孩子辨证地看社会,可以说一下,但不必多说——因为孩子太小,心智水平很有限!让孩子慢慢去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