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股:一边看电影,一边炒电影类股票?

(2013-07-29 08:55:52)
标签:

股票

   朱国政: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一边看电影,一边炒电影类股票,甚至再写写观感,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这样的好事,在今年上半年还真是美梦成真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华录百纳纷纷走强。那下半年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好事呢?在我看来,传媒类股票景气度高启,强于大势,一年中会有多次机会。下半年仍会有阶段性行情,节日期间、新年前后随着贺岁片的上线,都会有出彩时。但宜低吸,不追高、不满仓、不犹豫。建议喜欢电影也喜欢炒电影股的朋友可以多去影院数数人数,然后低吸入股,入逢高卖出,收益是肯定的。


  但这一切都掩饰不住娱乐之王残酷的商业竞争真相。2009年10月,华谊兄弟上市,市值119亿。2011年8月,光线传媒上市,市值81亿。2013年5月,光线传媒凭借《泰囧》《致青春》的持续发力,市值达到145亿,华谊兄弟141亿,光线传媒市值第一次超越华谊兄弟。


  而从业绩看,去年,光线传媒净利润3.1亿,超过华谊兄弟只有2.4亿。更值得注意的是,从主业看,光线传媒更胜一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差距更大,前者扣非利润2.93亿,后者却只有1.54亿,几乎相差一倍。

  单纯pk市值和业绩意义并不大。但数据说明,风云变幻的娱乐传媒领域,将打破一夫当关的局面,长时间出现多方势均力敌的割据状态。

  从两者战略上看,两者路径不一。华谊兄弟电影走大导演、大制作、大投入模式,少量求精的大片模式。而光线传媒以新导演、小成本、编剧内容取胜。这两种电影生产模式,在海外均有成功的范例,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并且,这对每个公司而言,模式并非固定的,仅是相对的。

  王长田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发现并闯入了电影行业一直以来的真空地带。长期以来,中国影坛由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所主导,娱乐业的商人们不敢轻易以巨资下赌注冒险尝试培养新人和讲新的故事。

  而王长田成功地打造了徐铮、赵薇这些演员出身的明星导演,讲新故事,成功抓住70后、80后、90后这一最大观众群和消费群。

  随后,你看的是华谊兄弟已经通过减持掌趣高位套现、收购银汉科技等,再次反击。目前,华谊兄弟市值230亿,光线传媒201亿。华谊兄弟市值再度超过光线传媒,重回娱乐第一股。而业绩上,通过减持掌趣,华谊兄弟整个2013年利润已经被锁定,甩开光线传媒并无疑义。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很多机构甚至开始重估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我认为,判断光线传媒是否能超越华谊兄弟,为时过早。

  华谊兄弟的忧患,不在近期,而在长远。华谊兄弟最大的对手不是光线,而是渐失的专注和专心。

  爱画画的王中军喜欢收藏名画,爱写字的王长田常常习字。他们都面临着,如何平缓电影业务大小年业绩和现金流波动的问题。

  王中军选择了进军游戏产业和资本领域。从入股掌趣股份尝到IPO甜头后,华谊兄弟近期收购银汉科技,再次介入手游行业,意在打造“影游互劝”产业链版图。而相比光线传媒,华谊兄弟显然更深谙资本运作。而有分析师也担忧,热衷资本的华谊兄弟,越来越难认真专注地生产电影。

  王长田则选择了全娱乐加传媒的方式,打通娱乐和传媒资源,除了电影业务外,还有各种娱乐节目和娱乐评奖活动。这些也决定了,从毛利率上看,华谊兄弟有优势。而从业绩平稳性看,光线传媒胜一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