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美国“财政悬崖”与中国体制之惑
(2012-11-30 10:10:34)
标签:
方向体制经济活动单词规模 |
最近学了个新词fiscal cliff
财政悬崖,原因是频频在各个媒体平台上看到,这经济得有多差才能让我等这样学到新单词啊?
财政悬崖,即指财政状况走到了尽头,就是税收减少的同时财政支出又大幅增加,在这一时点进入突然性紧缩。与美国财政赤字紧密相连的就是债务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成功获得连任后,将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美国的财政悬崖。其威力将达到8000亿美元的规模,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
美国所谓“财政悬崖”,由美联储主席伯克南于今年2月7日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是指美国将在明年1月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削减局面。如果国会两党不能在今年达成协议规避这一局面,减支增税措施将自动生效,明年美国将增加5320亿美元税收,同时减少1360亿美元政府开支。
而中国不少人士也在呼喊改革。不改革过去留下的“红利”不多了。加入世贸和人口两大红利逐渐消退,靠房地产绕过了地雷阵,但绕不过前方的坎。但改革是利益调整,能不能改?何时改?怎么改?都牵涉到手心手背,所以在等待中有时错过了最好的机遇,不免迎来更大的阵痛和代价。泰国总理英拉说:像中国那样,以牺牲底层群体利益来发展证券市场的事情,绝不会在泰国发生”。听得让我好像听到了天边的响雷,这是肿么回事?
社会结构在转型,经济在调整,股市当然不会好,只能随波逐流了。短期看要到明年一月份会探明底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政策决定了第一生产力的方向。
前一篇:城镇化:哪些板块和个股可能受益?
后一篇:*ST重组:上市资格保卫战已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