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从1664点上涨到2700多点,涨幅已经不小,像山东黄金、中兵光电等等一类的股价早已经攀上了6124点的高地,但是还有很多个股涨幅并不大,特别是像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一类的大蓝筹,还有其它一些不在主流热点上的股票没有表现出普涨的格局。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的认识是这一波规模浩大的涨势皆因为信贷政策的超额发行而引发的,换句话说股市本身并没有走强的因子,比如公司业绩并没有提高、大小非还在减持、宏观经济形势并不好。因此概念类个股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新能源等等,反复炒作,都快炒糊了。
如果后市公司业绩还不能提升(半年报可以看到),如果宏观经济得不到好转,那股指的上涨是不是就是无源之水呢?很多投资者的答复是肯定的,而我的答复是否定的。为什么呢?中国和美国超量发行的货币已经稀释了各个国家的货币币值,使得钱不值钱,那多发出来的钱只能进入油市、楼市、股市,抬高、炒高资产价格。所以食品、黄金、石油、地产、有色矿产的价格还会被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在于管理者的急功近利,想快速恢复经济,而不是让经济自身有效地修复,以为多发货币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极其容易让经济陷入到“滞涨”的怪圈中去。苦的还是老百姓。
后注:短线股指面临回调的压力,宜高位减仓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