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在时间之中”——书单·书语(80)

标签:
读书笔记人文阅读书单时间之中追忆似水年华 |
分类: 阅读人生 |
“那就是在时间之中”
——书单·书语(80)
今年的开年书是一本老书——买了很久,也读了很久。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从青年时代开始,屡次翻开,又屡次放下。早年求学时,书从图书馆借阅过。没有读完,也没有读懂。在当时看来,这样一部冗长啰嗦的作品实在难称“名著”,于是就放下。不过因为书名的美感,《追忆似水年华》就成为悬在心上的“心病”——希冀将来有如同小说的美妙心境,慢慢回忆。
离开校园走上社会,生活所迫天天忙于生计,实用性的学习成为有限时间中的主要任务,《追忆似水年华》一放就是几十年。从离开农村踏入城市,从青岛到上海,又从上海到青岛,再从青岛又回到上海……几十年倏忽而过,正如普鲁斯特的“追忆”,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替浮现逝去的岁月,故人往事无限怀念,以及偶尔夹杂的难以释怀的惆怅。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能是世界上最絮叨的经典,240万字的容量,行文少有短句,大段大段的意识流刻意求工又不失流畅自然。时间的唯一存在形式是时间的流逝,在手的版本是2010年来沪工作后第一次逛新华书店买的。彼时离开上海12年后重返上海工作,那时候“举家”还没有“迁徙”,自己一个人先行打前战——不确定的未来徐徐展开。
今年是重返上海工作的第13个年头,从青岛举家迁居沪上的第11个年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读这样一本书具有特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即使从阅读本身来说,是重温也是重读。很多人喜欢书的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而我却喜欢书的结尾:“那就是在时间之中”。
所谓“时间”就是延续,所谓“延续”就是记忆。没有“记忆”也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记忆”也就不存在了。“记忆”与“延续”和时间是同构的,它们的结合就是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时间之中还是时间!
附录:2023年1-2月书目
01、《追忆似水年华》(上),普鲁斯特著,译林出版社
02、《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著,译林出版社
03、《追忆似水年华》(下),普鲁斯特著,译林出版社
04、《去唐朝:帝王和帝国事》常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5、《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常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6、《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常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7、《徐霞客游记》(明)徐宏祖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08、《群书治要》(唐)魏征等编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09、《用得上的哲学: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徐英瑾 著,上海三联书店
10、《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