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日志(73)知识冷冰冰,问题活生生

标签:
工作日志问题批判性思维问题意识格局 |
分类: 商业笔记 |
管理日志(73)
知识冷冰冰,问题活生生
很多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工作中没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也就没有“质疑”,使工作成为一种“流于形式主义”的形式。以至于出现差错或者问题以后,要么推卸责任,要么悬而不决。
为什么很多看似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一踏进实际的工作中就茫然无措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转变自己的角色——依然是校园里的“学问中人”,而不是社会中的“问题中人”。一个人获得知识并不难,难得是“用”。学以致用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行动——智慧的行动——用冷冰冰的知识解决活生生的问题,这个过程叫学以致用。
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智慧,光有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所谓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还包括批判精神,也就是首先具备自我主体意识,能够带着问题来学习,带着问题来思考,带着问题来工作。用自己的大脑,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嘴巴来理解工作,沟通工作,而不是茫然盲从,人云亦云。胡适先生曾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工作其实也一样。“学”与“用”从来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相互促进与贯通是最高境界。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慧。成为一个知识人不难,难的是成为一个智慧人。工作出了麻烦以后,我经常听到许多同事抱怨同事而不善于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这是典型的无问题意识的表现。先不说具体的责任,仅仅其格局之小就把自己限制住了。很多人工作几年之后总是怨声载道,他们普遍失去工作激情和工作热情,更为可怕和可悲的是他们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都是外部的客观因素而不是自己的主观原因。
没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自然也就缺乏反思的能力,没有反思自然也就提不出问题,没有问题自然也就没有自我——这里的“自我”是思想的利器而不是个人私欲的满足。万物存疑,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个人,当没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而职场的疲惫感和无力感,往往也都是从失去自我的问题开始的。因为人一旦失去自我,同时也就失去了独立和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