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遗忘,汉女的记忆(7)

(2022-08-12 11:29:16)
标签:

文学/原创

历史

文化

我思我在
穿越漫长时空的隧道,离开我爱爱我的人们,如游走的孤魂,来到了这二十一世纪。遑论迢迢寒色,还是融融春光,都无法让我在尘世寻觅到自己的栖身之地。但我不忧、不惑、不惧,因为强汉的一草一木以及其固有的一切皆是我的归宿所在。

随同一页翻过去的历史画卷,我在地下安然沉睡。改朝换代的鼓角铮鸣声,斗转星移的疾风骤雨声,是我缱绻入梦的夜曲;华年盛世的歌功颂德声,离乱承合的哀号感叹声,是我神游太虚的回响。后来啊,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声,凶残日寇的铁蹄践踏声,是我寂然清梦的杂音——这时的我啊,如能得知,定将一跃而起,化作千军万马,横扫人间鬼魅,可是,黑暗如毒蛇巨蟒缠绕着我,使我浑浑噩噩、失去知觉。这之后啊,我以为我就是一潭止水,将永远波澜不兴。

可是,偏偏有这样的一些声响,将我从沉沉梦中唤醒。

……

这些,看似纷繁杂乱,其实正是和谐的体现。而更令我向往的是,所有这些,都是我所在的时代不曾拥有的。因此,在洪荒神力的驱使下,我欣然醒来。

我听到的首先是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运动员的出场服装的争议:有汉服,有唐装,也有西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未成定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选择西服的理由竟是“以此实现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我醒来,就是要告诉大家,西服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以为穿西服就是现代化就是与国际接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曾几何时,西文东渐,传统文化失去主导地位,中国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命运吗?残酷现实告诉我们,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服装:日本有自己的“和服”,朝鲜有自己的“韩服”,越南有自己的“奥黛”,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服装,作为其主要民族——汉族不可无自己的服装。

我也听到了各地祭祀“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和孔子的礼乐声。慎终追远,无可厚非。我醒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文明不可缺少载体,继承传统,需要这样一些追宗慎远的礼仪活动,祭祀炎黄羁绊了海外游子之心,追崇孔子弘扬了中华传统之德,礼奉妈祖连接了两岸国人之情;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几个礼仪活动所能囊括,也非一时一役之功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远离喧嚣,摒弃浮躁,坚持润物无声的不懈教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系统行之,长远为之。

我还听到了正在一种叫什么电视机的盒子里上演的《大汉天子》、《汉武大帝》。民族意识、大国意识的觉醒,一般规律先是从军事上展示,次是从体育上凸显,再是从经济上烘托,后是从文化上抒怀。我醒来,就是要告诉大家,民族意识、大国意识,从文化上抒怀才是其极致和顶峰,因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已经拥有了为之自豪的军事实力、竞技实力、经济实力以及对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能力;但是,什么时候它不再出现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而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地深深铭刻在心时,我们才是实实在在地树立了民族意识、大国意识,换一句话讲,什么时候我们不再沉湎于“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和“汉唐盛世”的辉煌过去时,抑或说,我们能够做到即使不回头也不会忘记来时路而是为了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面对未来时,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才会成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尊重的优秀民族和大国。

不知道是那家歌榭正在播放一首好听的歌曲:“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泪。成败难长久,兴亡在转瞬间。总在茶余后,供予后人说,多少辛酸话因果。百战旧河山,古来功难全。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写不尽,悠悠沧桑史,悲欢岁月尽无情。长江长千里,黄河水不停。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尘。莫辜负圣贤,效历朝英雄,再造一个辉煌的汉疆和唐土。”然而,我更喜欢一个人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几句,说得多好啊。的确,什么时候,大家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再追颂我大汉,那便是我泱泱华夏崛起之时。

我要走了,但我还有最后一句话留给世人:在华夏真正崛起前,等到我的声音在你们耳中模糊、我的形象在你们心中消失时,我将重新醒来!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