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ymzzj.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809/20080920131537721.jpg
http://www.symzzj.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809/20080920131537702.jpg
http://www.symzzj.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809/20080920131537504.jpg
http://www.symzzj.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0809/20080920131537860.jpg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等。其中以15世纪初宗喀巴对宗教进行改革后创立的格鲁派影响最大。该派后来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格鲁二字的意思是“善规”,如果用通俗的语言,就是“好的教规”。从其名称不难推想,这是一个严守戒规的教派。因僧徒头戴黄色僧帽,俗称为黄帽派,汉文文献中则译为黄教。
一、法轮寺历史沿革
法轮寺在历史上佛事活动较多,香火很盛,曾是东北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中心。寺院建筑始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完工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当时占地19582平方米,殿宇25间。是清太宗皇太极敕建的沈阳城东、西、南、北四塔四寺中的一座,也是四塔寺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迄今已经350多年的历史,中间于乾隆时期曾经增建重修,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时,部分建筑毁于日俄战争的战火,建国后由市政府拨款重修。目前该寺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二、殿堂简介
山门:山门上,“护国法轮寺”的匾额,据史料记载,是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东巡时,特意为法轮寺书写的。
天王殿:按照中国佛寺建筑的传统,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内中间供奉弥勒菩萨,两侧分列四大天王。殿中供奉的弥勒菩萨是被认为是布袋和尚的化身。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五代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深受尊崇,临终唱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后人遂以其为弥勒菩萨的化身,为其塑像,供奉于天王殿正中。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护世天王。佛经中记载,他们是距离人间最近的“四大王众天”之天主,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作为佛教的护法神,被供奉在天王殿中。俗语中称呼:四大金刚,是不正确的说法。
经幡: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会把一些特定的经咒印制在布匹上,悬挂起来,当风吹过的时候,借风力把诸佛菩萨的加持和祝福,送往四方。以祈祷四方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石碑:原有碑亭两座,现仅存两甬石碑,位于天王殿与大殿之间,全称是《敕建护国法轮寺碑》,此碑刻于清(1645年)顺治二年,两甬碑共四面分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碑文记载了建寺缘由,方位、名称、主建施工人员,起竣年代,具有很高的历史史料价值。为研究盛京古城风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正殿:正殿为典型的歇山式建筑,阔五间,进深三间。最后一次修建是1996年,由沈阳故宫古建筑队完成的。大殿原本有乾隆亲笔题写的“金镜圆周”匾额一块,可惜在历史变动中失去了。现在大殿中供奉有三组塑像,居中为释迦牟尼佛及二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健连),西侧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贾曹杰、克珠杰大师。东侧为无上密部的三大本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本尊和明妃拥抱象征着慈悲和智慧不能分离。
转经筒:2002年恢复宗教活动时设立了转经筒,共有27组108个。铜质的转经筒中放置了印满了的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的经卷,每用手转动一周,就可以得到念诵同等数目的功德。
麻尼石堆:在石块上刻上佛,或者菩萨的咒语,因为大部分刻的为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中含“麻尼”两个音,故称为麻尼石堆。依顺时针方向绕转,可以积累功德。
塔:塔也称“浮图”,梵文stupa,藏语称为chorten。在佛经中有云: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向阿难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规格,并以袈裟叠为四层正方,上置覆钵及锡杖以示。在《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造塔规格及意义、造塔功德及绕塔功德的经论。藏传、南传、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规格、比例及表义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及空五大元素),塔代表佛陀意的功德,在寺院绕塔也是修行的一种,可集福报,免灾除难。。在佛塔中的瓶身部份,安奉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以令绕塔及顶礼者积集功德。
除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表十善业、三阶表三宝、狮座表法久住于世、莲座表六度、基座四角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佛经中云:造塔、绕塔、顶礼佛塔甚至只是见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触及身体的众生,都能得十八种很大的利益。佛经中有一件记载:一只苍蝇为追逐粪便的臭味,无意中飞行绕了佛塔一周,因为这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它在后来生中转生人间,更成为佛陀的弟子!由此可见,佛塔是一种具甚广利益的圣物。
北塔的建造形式为藏式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每面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和火焰宝盆,塔基上面是宝瓶式塔身,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北塔为清初四塔,是于崇德五年始建,顺治元年六月竣工的(塔的修建与完工,要早于寺院建筑),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在1989年,由市政拨款进行了局部的维护。
显宗殿:殿中供奉的,是2002年恢复宗教活动后按照佛教仪轨,重新塑造的释迦牟尼佛、八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十六尊者(俗称16罗汉)。
寺院除日常佛事活动外,还定期举办法会,如清明超度法会、文殊增慧加持法会、药师佛千供法会、增长火供大法会等佛事活动,以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