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标签:
兽类国宝 |
分类: 博识自然 |
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又名“四不像”,是鹿科珍稀动物,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麋鹿体重120~180千克,大的可达250千克,雌性较小,没有角。麋鹿常集群,善游泳,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麋鹿历史上曾经广布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主产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距今1万~3千年前最为昌盛,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商周时期以后迅速衰落,至清代,野生麋鹿最后绝迹,到19世纪时,只剩北京皇家猎苑内圈养的一群。清末战乱中,最后的这群麋鹿有的死亡,有的被欧洲殖民者劫掠而去,麋鹿从此在中国消失。
1898年英国出重金从欧洲各国动物园购买麋鹿18头,至二战时期繁殖到255头。此后开始向世界一些大动物园转让麋鹿并在各国繁殖。
1985年8月,英国饲养繁育的22头麋鹿回归中国,1986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这些珍贵的麋鹿回归故土以后受到大力保护,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名录,在江苏大丰、北京大兴、湖北石首建立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国内各地饲养和回归野外的麋鹿已经繁衍到8000多头。
这些是杭州湾湿地公园饲养的麋鹿,摄于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