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被苍生功高盖世

标签:
纪念送别 |
分类: 社会万象 |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当袁隆平还是个普通农校老师的时候,我不过是个农业大学的学生。
课堂上听老师介绍,袁老师培育的三系杂交稻试验成功不久,刚进入推广阶段。
我学的是农业经济专业,和水稻没有直接关系,但有着非常密切的间接关系,因为粮食安全是农业经济的根基。
从此我一直关注着袁老师事业的进展,从“野败”到三系,从三系到两系,从亩产700公斤到1500公斤,从杂交稻到超级稻又到海水稻,看着他在湖南、北京和海南之间往返奔波,心疼他年逾九十依然在田间忙碌。
一万年前从野生稻到栽培稻,人类从此告别蛮荒,开启农耕文明新时代。
而今从普通栽培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袁老师的事业泽被苍生,功高盖世。
您当得起国葬,当得起下半旗。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举国同悲的时刻,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不是农业科研人员,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可以做的是:
1.保护野生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稻蕴含的基因多样性是水稻育种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一旦野生稻消失,再来一千个袁隆平也无济于事。其他野生动植物同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有保护之责,我管不了别人,只能从自己做起。
2.不浪费一粒粮食。这既是先人遗训,也是纪念袁隆平老师实际有效且简便易行的办法,人人都可以做到。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