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治水中的面子与里子

(2019-02-21 08:07:34)
标签:

生态保护

分类: 社会万象
农村治水中的面子与里子

这是浙南农村的一段普通河道,景观不错吧?可是你去实地体验一下就知道了,2018年4月我在河岸边住过一天,白天不见鱼蟹,晚上提灯独行2000米,未闻一声蛙鸣,而这个季节是蛙类繁殖高峰期,本来这样的季节,在这样的地方,“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词)才是常态,难道不是吗?

自然河道溪流,是地表径流的通道,河流和地下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雨季河道水位高的时候,通过河底和两岸斜坡自然下渗补给地下水,一方面增加地下水的储备,另一方面削减洪峰,减轻下游泄洪压力;干旱时河道水位下降,地下水通过河底和两岸斜坡反向渗透补给地表径流,增加河道流量,避免河道断流。一旦河岸硬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被切断,削峰填谷作用消失,雨季洪峰更高,加大下游压力,旱时无水可补,加重旱情。这点道理并不深奥,水利部门自然是明白的。

自然河道溪流还具有生态功能,水中及两岸伴生着许多亲水植物,还有鱼虾、螃蟹、螺贝、昆虫、青蛙、蜥蜴、蛇鸟、鼬獾等小动物,河道溪流就是这万千生命的家园。大规模的河岸硬化,把自然的土质斜坡改成石质的垂直砌岸,石块之间的缝隙都用水泥堵死,原生植被不复存在,食物链底层被摧毁,螃蟹青蛙找个洞都难,小动物们失去家园无法生存,从此鱼游水底蛙唱两岸的活水治成死水,生机勃勃的河道溪流变成不闻蛙唱不见蝶飞的生态荒漠。

新农村建设中要不要对河道溪流进行整治?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农村生活垃圾应和城市一样建立正常处理机制,而不是胡乱倾倒于河岸边对水源产生污染,淤积堵塞的河道需要疏浚才能保证泄洪通畅,居民点附近的河道两岸应安装护栏以防儿童落水……以往欠账太多,这些整治不但必要,而且紧迫。

然而好事往往办着办着就变了味,农村治水也不例外。河道溪流两岸大规模的过度硬化,已经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被切断,水中和两岸动植物失去家园大量灭绝形成生态荒漠,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有人提出过批评,可是人微言轻无人理睬,高层反应何其迟钝。花纳税人的钱搞面子工程,过度强调表面景观,破坏容易恢复难,光鲜的是一时面子,损害的是长久里子,岸线硬化的背后是利益分配和利益集团的固化。高层终于看到了问题,然而会有纠正和惩治决心吗,已经灭绝的动植物还能复活吗,水域及两岸被摧毁的生态系统如何能复原呢?

以上是草民闲扯,以下听听专家教授们怎么说,参见新华社半月谈的一篇相关报道《“破坏式治污”正加速河流生态退化》,点击可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