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半个地球》

标签:
读书生态保护 |
分类: 科普园地 |
雨雪天不便出门,在家花了两天读《半个地球》。该书作者是爱德华·威尔森(Edward O.
Wilson),著名生物学家,哈佛大学退休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该书在海峡两岸都出了中文版,中国大陆版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我读的是台湾版本,由金恒镳博士和王益真博士翻译。
作者认为,当今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物种灭绝,比自然发生的灭绝加快一千倍,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到来且正在发生。世界各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平均占国土面积的15%左右,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远远不足以拯救地球生命圈的衰亡。作者主张把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这样的保护地扩展到陆地和海洋面积之半,相当于人类占据半个地球,把另半个地球还给自然,让千百万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休养生息而免遭灭绝,这样或许可使地球现有物种85%左右得以保全,从而拯救地球生命圈。

作者清醒地看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也对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生态危机给出了解决办法。无论依据逻辑推断,还是凭经验直觉,“半个地球”的处方都十分在理。

然而,当今世界七十多亿人口,各国尚且为抢夺资源战乱不休,人口膨胀短期内还不可能遏止,将来百多亿人口的时候,人类有可能让出半个地球吗?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的政府愿意或者有能力让出一半国土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都拒绝签字的美国政府,愿意让出一半陆地和海洋吗?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能让十几亿国民居住一半国土而把另一半国土留给大自然“闲置”吗?还有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人口密集的国家怎么办呢?
如果有谁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如果爱德华·威尔森开出的处方具备可操作性,那不仅可使濒临灭顶之灾的众多生物物种免遭灭绝,更是地球和人类的福音。在爱德华·威尔森的处方从学者的理论转化为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实践以前,我们暂时还乐观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