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啁啾(363) ------ 野化的家鸽

标签:
野生鸟类生态摄影 |
分类: 鸟儿啁啾 |


野化的家鸽 Columba livia
美国本无鸽,早期欧洲移民引入,起先是饲养,后来不少逃逸或放生野外后迅速适应当地环境,自行繁衍,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在环境选择的压力下,基因的内在表达、性状的外在表现以及生活习性,越来越接近它们的祖先原鸽,这是回归返祖现象。既然人类通过驯养能把原鸡变成家鸡,把狼驯化成狗,那么,家鸽通过长期的野化适应,最终也会变成原鸽,因为生物演化从来不是单行道,而是具备着双向乃至多向可能性,把生物演化史看成单向线性进化史的观点,将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几个鸽子,算原鸽还是家鸽呢?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原鸽相同或相近,近似到连鸟类专家也无法区别,如果它们的DNA检验能证明和原鸽区别甚微,最多只能构成个体差异,而不存在物种分野,那么,它们就应当算是原鸽了;反之,它们仍然是家鸽,虽然生活习性方面已经野化,不再依赖人类喂养。不过这样的证明,在操作层面上极其困难,不是一个业余的野外观察者所能做的事,所以,我使用的标题,虽然说“野化的家鸽”,也只能算是揣测,而不是定论。其实,任何分类都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物种与物种的界线定在何处,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而生物的自然演化,无论顺向还是逆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重大灾变时例外),以这种动态的观点来看物种,物种之间的界线往往模糊,未必泾渭分明,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这个原鸽或家鸽的问题难有定论,即使专家也意见不一,我们只需有所了解即可,不必执于一端。摄于加利福尼亚东北部戈壁荒漠深处某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