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植物摄影 |
分类: 绿色王国 |


学名
中文名
蜡烛果,紫金牛科蜡烛果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5~4米,小枝无毛,褐黑色。叶互生,于枝条顶端近对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椭圆形或广倒卵形,边缘反卷,侧脉7~11对。伞形花序生于枝条顶端,无柄,有花10余朵,花梗长约1厘米,多少具腺点,花长约9毫米,花萼仅基部连合,长约5毫米,无毛,萼片斜菱形,不对称,顶端广圆形,全缘,紧包花冠,花冠白色,钟形,里面被长柔毛,裂片卵形,顶端渐尖,基部略不对称,花时反折,花后全部脱落,子房为花萼紧包,露圆锥形花柱,雄蕊较花冠略短,花丝基部连合成管,与花冠管等长或略短,连合部位向花冠的一面被长柔毛,里面无毛,分离部分无毛,花药卵形或长卵形,与花丝几成丁字形,雌蕊与花冠等长,子房卵形,与花柱无明显的界线,连成一圆锥体。蒴果圆柱形,弯曲如新月形,顶端渐尖,宿存萼紧包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1~2月,果期10~12月。产广西、广东、福建及南海诸岛,生于海边潮水涨落的污泥滩上,为红树林组成树种之一,有防风、防浪作用,可有效保护堤岸,并为浅海生物提供丰富食料和栖息地。摄于广州华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