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鸟儿啁啾(182) ------ 我为什么爱鸟

(2010-11-21 05:39:54)
标签:

野生鸟类

动物

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

杂谈

分类: 鸟儿啁啾

在浙江野鸟会(全称为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的论坛上,有人出题曰“为什么要爱鸟,请各抒己见”。以下是命题作文,作为我的回答。

 

从唐宋士大夫到清末八旗子弟,有许多爱鸟人,提着鸟笼,听鸟儿在笼中跳跃鸣啭,彼此常有聚会交流,相互以鸟争奇斗艳,据说是一种“高雅”的活动。为什么呢?因为以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底层蚁民是不可能这样玩鸟的,只有生活优裕的上流社会,才可能流行这样的“高雅”。此风一直延续到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不愁了,普通大众玩鸟的也渐渐多起来了,于是更多的人也开始“高雅”。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爱鸟。

 

在美国的某个城市边缘,一对加拿大雁率领它的九个孩子过马路,雁爸爸领头,雁妈妈压阵,队伍中间是走路一晃一摇的毛茸茸的小雁。公路上的车流瞬间凝固,所有的车辆静静停下,为可爱的加拿大雁这一家子让路。这是另一种爱鸟。

 

对我来说,爱鸟,就是在大自然中观赏鸟儿、拍摄鸟儿,虽然我拍得并不多;就是不去伤害鸟儿(比如决不靠近育雏中的鸟巢,以防亲鸟受惊弃巢导致幼鸟死亡);就是抵制食用野味,尽力去阻止一切伤害鸟儿的行为。

 

从审美理念上来说,我认为,虎啸深山,鱼游大海,鸟儿归林,这才是它们真正应有的生活。有了真,才有善和美。而笼中之鸟,徒有鸟的躯壳,失了鸟的灵魂。真既不存,美复何在?

 

从科学理念上来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长远利益所在。生物多样性,包含了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地球上形成一个物种,需要几百万年乃至几亿年,而人类毁灭一种生物,只要几十年甚至几个月就够了。况且物种和基因的消失,是不可逆的,没有后悔的机会。比如那些养鸟作为宠物的人们,他们也爱鸟,他们用好吃的好喝的喂鸟,甚至自己吃泡饭也要让鸟儿吃好的,直至鸟儿终老。可是他们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知道,笼中的每一只活鸟,都以捕捉、运输、贩卖过程中十只、八只或更多鸟儿的死亡为代价。若是看见那些挂在网上惨死的鸟尸,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继续“高雅”。就算侥幸活下来,就算得到养鸟人善待,个体得以善终,可它失去了在野外生儿育女的可能,种群因此而减少了繁衍后代的机会,人为加速了物种衰退甚至灭绝的进程。我们已经永别了白鳍豚,又将永别华南虎,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从图片上相见、从博物馆的枯骨标本去想象它们的模样。在地球上生存了千百万年的物种,在我们手中短短几十年就这样永远绝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啊。人类要生活得更有质量,就要保护我们的家园,而我们周边的野生动物和植物,是人类家园的最重要成员,它们和我们人类是共存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人要自己活得好,必须让我们周边的其他生灵也活得好。伤害它们,无异于自毁家园。所以,我爱鸟,也爱蛙、爱蛇、爱蝴蝶、爱花草,爱大自然赋于我们的一切生灵。爱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爱我们的家园,爱我们的子孙后代,归根结底是爱我们自己,使我们自己活得更舒服、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