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蛙世界(8) ------ 中国小鲵

标签:
两栖动物生态摄影 |
分类: 两爬天地 |
学名
中文名
2007年曾专程去看它,找到了它产的卵带,但是没有见到成体。
2008年错过了时机,仍然未能一睹真容。
今天和楼老师一起,再次去寻找这个珍贵的小家伙,终于如愿以偿,在相距不远的两个不同地点,见到了2条成体,也见到了它产下的卵带。在那个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里,它还活着,它还继续繁衍着!
这2条中国小鲵,属两栖动物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身长约120毫米至130毫米,有4足,头大扁平,尾末端呈刀片状,体色有深有浅。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以苔藓、蚯蚓、昆虫等为食。在水中繁殖,也能上陆活动,但一般不会离水源太远。
据了解,1889年,一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这种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上世纪30年代,又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温岭和湖南祁阳发现过“中国小鲵”,尔后便销声匿迹。1986年,中国小鲵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3亿年历史、曾与恐龙同处一个时代的这个古老物种,历尽沧桑劫难而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湖南、湖北、广东、四川、浙江等省陆续有过发现或重新发现中国小鲵的报道,但准确性不得而知。有的报道所述“中国小鲵”,根据其所附照片或是形态描述,其实是肥螈或东方蝾螈,有的甚至根本不是两栖动物。
在这儿,它们还活着,但是它们生存的周边环境正在恶化,土地在减少,水塘在消失,水体正在遭受着污染,还有人捕捉它们当宠物卖钱......愿我们大家珍爱这些小家伙,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制止随意捕捉和买卖,不要让存在了亿万年的这个古老物种在我们手中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