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朵朵2岁5个月6天
朵妈没有修过教育学,所以也没掌握那些教育理论。由于工作原因,朵妈上班要管人,要说很多话,所以有些时候朵爸说回家说话时候有些唠叨。有了朵之后,尤其是朵学会说话以后,朵妈就把在单位那练就的本事全用在了朵身上。
以前的朵,给了书就撕了。现在的朵,很喜欢看书,听大人给讲故事。于是每天晚上、每天去姥爷家路上,出去玩哦路上朵都会主动拿着书要求妈妈给讲故事。更奇怪的是,朵虽然不认识字,但是能记住每本书的名字,有时候一本书里面有好几个故事,朵会拿起这本书,跟我说让我讲里面大懒和小懒的故事。我问朵,怎么记得是这本书里有这个故事呢?朵就回答:“对呀”。
昨天晚上,朵再次拿起“大懒和小懒”的书,让我给她讲。故事梗概是2只小熊,去买西瓜,回来的时候把西瓜放在地上滚回了家,结果到家西瓜切开都是水,没办法吃了。我按照书里话,外加上自己的补充给朵又讲了一遍。讲完以后,我就顺势提问朵:
“大懒和小懒是怎么把西瓜弄回家的?”“滚回家的”
“西瓜能放地上滚吗?”"不能"
“那西瓜怎么才能弄回家呢?”“用袋子拎回家”
“还有什么办法吗?”“抱着回家”
“那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地上滚呀?”“我的皮球”
“还有其他的吗?”“外面的汽车轮子、自行车轮子”。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教育方式,也不知道这是否算是启发式教育,以前我就是经常这样跟朵教育的。比如上次教朵朵认识形状,朵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就因地制宜的提出来陪她在家里找这些形状。家里的所有的屋子、每个角落,都被我们娘俩仔细的找到了不同的形状。每找到一个,朵都特兴奋的说:“妈妈,这个扣子是圆的。。。妈妈,这个椅子上的螺丝是圆的。。。”直到现在,朵还会在家里突然发现这些形状。有一天,朵躺在床上,突然大声叫:“妈妈,我找到三角形了,就在蚊帐的上面!”。
当然有时候我在讲故事过程中,给朵提问题,朵也会说不知道,我就告诉她。但这次朵的回答明显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是不是经常这样讲故事,提问题培养的。现在有时候,碰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提出让朵朵帮我想办法。朵朵很高兴接到这个“任务”。比如给她沏奶的时候,奶瓶里的水烫,我会问她,怎么办呢,帮妈妈想个办法。朵很快就说:“我帮你想到办法了,用水冰冰就行了吗!”
我感觉这种方式很适合朵,效果也不错,朵很喜欢,自己感觉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也打算继续用这种方法给朵讲故事、提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