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朵朵开始上亲子课了!

(2008-03-10 23:04:27)
标签:

我记录

我的生活梦想

育儿

分类: 亲子课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朵朵1岁1个月零2天
 
    经过朵妈上个星期的考察与考虑,朵爸妈决定给朵朵报红黄蓝亲子班,地点就选择在了安贞店。
    选择红黄蓝的理由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理由一:这里是从家开车比较顺路,不太堵车,路程不远,停车比较方便。
    理由二:据说红黄蓝是最早开办亲子班的,而且安贞店也是红黄蓝的第一家店。
    理由三:店里有小型翻斗乐,不上课的时候可以在里面玩。当然不是免费的。
    理由四:周末考察的时候,下午的人不多,正好朵朵这个年龄上的班在下午4:00上课,时间比较合适,孩子睡觉起来,吃些东西,就可以上课了,上完课,回到家正好吃晚饭。
    
    其实,在是否要带朵朵上亲子班,朵爸妈也经过讨论的。最终朵爸妈还是认为,让孩子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早期教育,比自己在家教的效果还是会好些的,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机会跟其他孩子接触,减少独生子女的很多毛病。
 
    朵朵如期来到了亲子班。早在朵朵10个月的时候,曾经参加了东方爱婴的五项全能比赛,在那次的预赛和决赛过程中,朵朵和爸妈都感受了早期教育。所以来到亲子班,朵朵一点也不陌生。
   因为来的比较早,所以朵朵先和妈妈在翻斗乐里面热身了一会儿。朵朵在海洋球池里面跟几个哥哥姐姐一起玩,其实人家大孩子才不带朵朵玩,但是朵朵看着哥哥姐姐,然后就模仿她们扔球球。还有滑梯,朵妈把朵朵放在滑梯上,没想到的是,小家伙一出溜,全然不怕往下滑,然后翻身就要顺着滑梯爬上去。朵朵的很多行为让我都很吃惊。一个五岁的小姐姐在蹦床上一蹦一蹦的,朵朵自己走过去,也要蹦,但是朵朵在蹦床上,怎么也站不稳,结果就只能撅着屁股,双手扶着蹦床,保持平衡。
   亲子课开始了,因为妈妈的一个朋友正好过来,所以是朵爸陪朵朵上了第一堂亲子课。
   首先:老师教大家要学会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陈朵朵。虽然孩子不会说话,但是教孩子用手放在自己的胸口,示意我是陈朵朵。
   然后:老师带着大家(由爸爸妈妈抱着孩子)边听歌谣,边沿着教室走。
   做完这些,老师拿出来一些小的拼插积木,这些积木要比朵朵在家完的小很多,每个积木上都有突出的小豆豆,还有凹进去的小孔,老师教大家如何拼插。就在老师还在教大家如何做的时候,朵朵自己走到老师面前,就准备拿玩具,老师没有马上给朵朵,而是让朵朵等一下,老师拿着装积木的小筐,每人发一个,最后发到朵朵,老师说,要让朵朵学会耐心等待。其实这点,朵妈认为老师提得很对,在家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朵朵要拿什么东西,就给她拿来了。所以朵朵的性子比较急,看来老师一下子就看出来朵朵的问题了。朵朵很聪明,拼插玩具只做了几次,就没有兴趣了,站起来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跟前,拿了人家的玩具。当妈妈告诉朵朵放回去的时候,朵朵倒是听话的又把积木放回去了。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反映出朵朵在家养成的一些习惯,需要以后纠正。
   最后,老师还教了大家新的歌谣,不过朵爸妈没有完全记住,只记住了小鸭子走路嘎嘎嘎。。。小猫走路静悄悄。。。小乌龟走路慢悠悠。。。看来是岁数大了,回到家怎么也想不起来,歌谣的词是什么了!老师还让回家练习呢。只有去买磁带了。
   老师上课结束了,但是朵朵和小朋友们都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教室里面一起玩了起来,朵朵拿着套圈的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朵朵尤其喜欢戴眼镜的叔叔,拿了圈总是给那个叔叔送去。不知道朵朵为什么喜欢戴眼睛的叔叔?
  
   总结朵朵第一次正式上亲子课,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因为只要一位家长陪着上课,所以当朵爸陪着朵朵上课的时候,朵朵总是往门口看,好像是要找妈妈,所以精神不太集中。下次一定朵妈陪朵朵上课。
   二、因为朵朵中午12:00左右吃了饭,然后睡觉,起床后吃了水果,但是到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朵朵似乎有些饿了,在教室里面喝了一个酸奶。下次要把吃饭时间安排好。
   三、老师在一节课里面会教一些东西,但是有时候需要家长记住,回家带孩子练习,朵爸妈第一次上课,没有太上心全记住,下次要全心投入。
   四、上课前最好不让朵朵去翻斗乐玩,影响体力和注意力,要等上完课以后再去玩。
   五、上课的服装要穿宽敞,吸汗,舒适的。这次朵妈给朵朵穿的毛衣就不太合适,下次换些纯棉的秋衣。还就就是因为教室里面不让穿鞋,所以袜子稍微要穿的厚些,不要穿薄袜子。
 
 
  朵朵开始上亲子课了!
 
  沉思?出神?
 
  朵朵开始上亲子课了!
   
  学会与人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