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信》教学设计

(2012-08-11 16:46:1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材教案

《自信》教学设计

 

自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一下册第四单元“赢得自尊,走向自立”中的第13课“自尊自信,成功的基石”中的内容。本课设计了三框内容自尊让我更爱自己自信让我拥有神奇的力量做自尊自信的人。三部分内容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自尊、自信,理解自尊自信的作用,学会如何树立自尊自信,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整合了教材,只讲了自信的内容。

 

 

课标依据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自尊自强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校是个普通校,从学生的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更能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这次篮球比赛中,学校刚刚布置任务,我班学生就说“弃权”。没有一点斗志和努力的意识。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和别的班的差距很大。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事例分析和实验,认识到自信的潜力无限,引导自己的行为,树立自信,增强自信心,做一个自信的人。

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判断生活中的自信、自负和自卑的行为。

知识:通过事例分析,合作讨论,了解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知道树立自信的一些方法;懂得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重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难点

自信、自卑、自负的区别

教学方法

合作——体验式

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授:

 

 

 

 

 

 

 

 

 

 

 

 

 

培养自信的方法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卑、自信、自负的区别

 

 

 

 

 

 

 

 

 

 

 

 

 

 

 

 

 

 

 

 

 

 

 

 

 

 

 

 

 

 

 

 

 

 

 

 

 

 

 

自信潜能无限

 

 

 

 

 

小结:

 

大家还记得学校说要举办篮球比赛的时候,我班学生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吗?

 

 

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结果怎么样?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自信的人——邓亚萍。出示图片, 《自信》教学设计

☆她是谁?你了解她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吗?

☆她是怎么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世界上公认的她在赛场上最强烈的表现是什么?——自信。

邓亚萍身材矮小,只有1.5严格意义上讲她不具备成为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条件,但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成为世界乒乓奇才邓亚萍打球,不仅自己很自信,而且她每次上场比赛让所有的观众都很放心,相信她一定能赢。你知道她是通过什么方法树立自信的呢?

播放视频《邓亚萍》

 

1.提高自己的实力。

自信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

2.成功的记录。

3.适当的目标。

调查学生有无目标的情况,看看有目标同学的成绩和没有目标同学的成绩。

有目标23

目标明确

12

 

76.85

目标模糊

11

63.91

无目标

10

55.35

目标是不断进步的一个动力。目标是否实现是树立自信的一个重要条件。

 邓亚萍的自信就来自于她刻苦的训练,独特的技术(正手快,反手怪),一个又一个不断实现的目标,一次又一次不断的成功。

    邓亚萍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大大小小取得了100多枚金牌,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出示辉煌战绩)每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邓亚萍的表情中可以看到她更坚定了信心,要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为祖国争得更大的荣誉。

通过邓亚萍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自信是一种力量,一个人有信心,才能挑战困难,为追求远大目标而付出全部精力。可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很自信,我们班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是什么态度?——自卑。

在生活中自卑表现为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把问题想的过于严重,总处于一种悲观的状态。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总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卑将导致失败

 

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自卑过吗?结果怎样?你是怎么战胜的?

邓亚萍在她的运动生涯中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她有个终身的小小遗憾。那就是1994年亚运会,在决赛中与日本小山智丽的那场球,邓亚萍13输了。输球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不如别人,而是思想的放松。在准备赛中,没有把小山智丽放在主要的对手当中去做准备,因为在这之前小山智丽增多次败在中国其他小将手里。在半决赛中,是中国选手乔红和小山智丽打,邓亚萍就认为乔红肯定能把小山智丽打败,最后决赛肯定是乔红和自己,所以中国人和中国人打,谁拿冠军都一样,

也没有认真观看和研究他们的比赛,根本没有把小山智丽放在心上。结果邓亚萍输了,而且以后再也没有遇到小山智丽,没有挽回的机会,这成为她最大的遗憾。

你认为邓亚萍这次的态度是什么表现?

——自负。

 

过于高估自己,夸大自己的优点,自以为是就是自负的表现。

 

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自负过吗?该如何正确对待?

 

通过以上的对邓亚萍的了解和对自卑、自负的分析,你认为到底什么是自信?

 

用你的画笔画出自信的表情。

 

我们每个人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能愉快的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这便是自信的表现。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

 

如果失去自信将会滑入自卑的深渊,自信也不等于自负,自负是狂妄自大。

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正确评估和对未来形式的充分把握之上的。

 

你自信吗?

出示对学生调查的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发一个杯子、一瓶水、一些钉子,让学生猜测水杯里还能放入多少个钉子。然后让学生试验。

关于这个实验从科学上讲,它是一个物理现象,具体是什么现象,我们初二学物理就知道了,但借助这种现象,想告诉大家,自信的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像实验一样,很多你看似不可能的事,只要你认真地去努力,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自己,大胆的去尝试,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学生回答:“老师,咱班都没有会打球的弃权吧!”

输了。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

 

 

 

 

你知道我们篮球比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吗?(球技不行)由于技术不行实力不够,所以我们没有信心,才会失败。

 

 

展示本班有无目标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状况。

 

 

 

 

 

 

 

 

结合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品,与自卑、自负的图画进行对比。

 

 

 

 

 

 

 

 

 

 

 

学生猜测并实验

 

 

 

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体验不自信,将导致失败,引入新课。

 

 

 

 

 

 

 

 

 

 

 

通过对视频资料的分析,认识到自信建立的基础和方法。懂得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认识到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国家、民族自信的基础上

 

 

 

 

 

 

 

 

 

认识到自卑、自信、自负的不同,能够判断出生活中的一些自卑、自信、自负的现象,引导学生做一个自信的人。

 

 

 

 

 

 

 

 

 

 

 

 

通过学生的绘画以及与自卑,自负图画的对比,认识到自信的表现。

 

 

 

 

 

 

 

 

 

 

 

 

 

 

 

 

通过实验,体验到自信的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勇敢地去尝试,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锻炼自己。

板书设计

 

《自信》教学设计            自负

    高估

《自信》教学设计 《自信》教学设计         正确认识   创造成功地记录

《自信》教学设计   自信             确立明确的目标    成功

《自信》教学设计提高自己的实力

    低估

            自卑

特色说明

1.本节课有两条线:主线是以邓亚萍的事例贯穿整节课,副线是以学校的篮球比赛活动,班级同学的表现来了解自信、自卑、自负的区别,懂得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本节课打破了教材内容,整合了教材,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结合学生实际,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