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设计

(2012-06-07 08:14: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材教案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教学设计

http://s2/middle/4df7ebf0hbba9f514e9c1&690

 

一、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特别是在具体的授课班级,更要注意班级间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比如艺术特长班的学生多数有舞台经验和获奖经历,自信者多且自负;同时,每个班中也有一些因各种原因为部分学生排挤的个别人,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自卑、很敏感,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在分析实例时指向他们。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关注不同班级的整体自信心水平,更要留心个别学生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

 

二、课标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里的“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里的“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自信者的心理品质能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而自卑者、自负者又是怎样远离成功的;认识到不同的自信心水平会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影响,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走向成功的愿望,初步形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2.能力目标:知道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有助于树立自信,能对自己做客观、准确的评价;通过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帮助自己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

3.知识目标:能准确地分清自信与自负、自卑;明确三者与成功的关系:自信有助于成功,自负和自卑则使人远离成功,为树立自信和在实践中培养自信奠定认识基础。

 

四、教学重点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五、教学难点

1、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自信有助于成功。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听老师讲故事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透明的杯子里,开始,跳蚤一下子就从杯中跳了出来,几次以后,心理学家在杯子上盖上了透明的盖子,跳蚤仍继续往上跳,他碰击到盖子,可能是碰痛了吧,慢慢地它不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把盖子拿了去……

思考:还能跳出杯子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透明的盖子—以为没有—碰疼了—受到挫折了—认为自己不行了,失去自信和勇气,将目标定在了不及杯盖的高度。(帮助学生从透明盖子开始思考)

讲解: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平平坦坦的。相信自己,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在现代社会,一个没有强烈自信心的人,是很难赢得机会与成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新课:

教师:跳蚤遇到挫折后,失去信心,不再尝试新目标了。那人遇到挫折会怎么样呢?……

(二)让我们走进同龄人小铭,看看他的烦心事。(教材:小铭的故事)

阅读与思考:

1) 小铭为什么没能当选?

(因为自负心理的影响)

2) 失败之后的小铭又有什么变化?

这时的小铭还是自负吗?——“自卑

3进一步思考: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 为什么自负、自卑会导致人们远离成功?

学生活动——讨论、发表观点、互相质疑

教师点拨:

自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谁也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别人都不如他;

自负的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分析是不切实际的,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沮丧,半途而废,从而使自己远离成功,走向失败。

自卑:过低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干什么都不会成功,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

自卑的人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无能。即使自己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从而使自己远离成功,走向失败,白白丢失了可能成功的机会。

小铭在评选前很自负,评选失败后又全盘否定自己走向了自卑。一个人为什么会走向两个极端?小铭开始是眼中只要自己没有别人,而后来是又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其实自负与自卑的都是产生于对自己的不正确的认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都会使人远离成功。

学生活动:探索与发现——从小铭评选前后的变化来探究两个问题

①自负者与自卑者的共有心态?——“以自我为中心
由自负和自卑的共同点看出必然导致什么结果?——“远离成功

 

4)大家帮助大家——续说《小铭的故事》

如何帮助小铭走出自卑的阴影,获得成功? 一起回顾我们在上学期学习到得认识自我的方法: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自信,使自己不再自负和自卑。

可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和成绩,划清自信与自负的界线,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成功者风采展示(教师出示一些成功者的图片,学生可以做简单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众多的成功因素中自信所起的作用)

☆原本先天条件处于劣势的邓亚萍正是由于自信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我们看到的李阳总是充满了激情,在成千上万的人群前张口就喊他的疯狂英语。

☆有学者认为,奧巴馬吸引选民投他一票正是他一举手一投足间让人感受到力量和自信。

☆“我”眼中自信的成功者(关注了成功的名人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自信的普通人)

教师:无论是星光闪烁的成功人士,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每个人取得成功所走的道路不同,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同,但在成功道路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拥有自信品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可以释放人的各种潜量,自信得人拥有许多优秀的心理品质,让我们走近一些成功人士。

 

(四)走近自信者——探究自信者的哪些心里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学生活动:分组阅读谢坤山、原一平的成功事例(学案)

对比分析:是什么样的魔法能够让他们走向成功?

他们共同拥有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什么?

思考方向:面对问题或者遭遇失败时,他们的态度?他们工作的动力源泉是什么?他们又是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呢?(引导学生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分析)

乐观——谢坤山面对自己的残疾仍能笑对;原一平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对遇到的每一个人真诚的微笑。

教师讲解——乐观的优势:自信的人在艰苦环境中仍能沉住气,相信自己,使目标逐渐清晰,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与希望。面对问题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专注(持之以恒)——原一平能日复一日,长期保持这种微笑不变,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为了赢得一个大客户,他曾在38个月中登门拜访70次都扑空的情况下最终获得成功。

谢坤山说:如果要等伤口痊愈再画,那我岂不是一年要休息300天,那荒废的不只是我的画,更是我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教师讲解——专注:自信的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目标明确,主次分明,不会感情用事,不被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所干扰。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心无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这样的人就有希望成功。

好奇(不服输)——有一天,我无意间从家里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介绍卢浮宫收藏的名画,我惊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画!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就算没有饭吃,我也心甘情愿!

教师讲解——好奇心会推动人不断努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成绩和有所突破,而且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的大小。他们的快乐是来自于攻克难关后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精神的兴奋与喜悦。是激励自信者不断思考、不断奋斗的动力。至于其他东西例如成功后的荣誉与奖励,他们并不看重。比如,爱因斯坦把奖金支票当书签,居里夫人把荣誉奖章给孩子当玩具。

 

教师:自信使我们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没有乐观的心理品质就可能半途而废;没有专注的心理品质就不能全力以赴,因为各种干扰而失败;没有好奇的心理品质,对一件长期、枯燥、艰苦的工作就不可能坚持下去。

 

(五)自信加油站(学方法、增自信)

正是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我们平凡有限的人生璀璨地延伸下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在点滴中积累自己的自信。

进入自信加油站,发表自己的自信宣言……

学生活动:(发表自信宣言)

例如: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果!……

 

(六)结束语:

一旦拥有自信,你就会发现原来可以做的的更好!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出发!

 

 

 

 

板书设计:

http://s16/middle/4df7ebf0hc1d6d1a5b19f&690

附: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学 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认识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2.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了解自信的三种心理品质。

【基础梳理】

什么是自信:                                                            

区分自信、自负和自卑:                                                  

                                                                        

【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铭的故事

小铭升入初中后,各科成绩都不错,还获得了跳高、跳远两个第一名,他有些飘飘然了,觉得班级的荣誉都是他的功劳。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惟我独尊的心理,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他梦想者有一天所有人都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第一学年末学校评选三好生,他以为自己肯定能高票当选。谁知在全班评选中只得到15票,小铭竟然落选了。唱票时他的得意一点点从脸上消失,他的头也一点点低下,最后他沮丧地走出教室,整个期末再也见不到他的笑脸。班级活动不再参加,课上也不主动发言,功课也开始走下坡路……

案例二:推销之神——原一平

原一平,身高1.53米,相貌平平,年龄不小。

在他当保险推销员的头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来一份保单。他没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没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没钱做车,就每天步行去要去的地方。

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原一平每天清晨从公园长椅上起床,就向每一个他所遇到的人微笑,并且这微笑永远是那样地由衷和真诚,充满自信。

有一天,一位常去公园大老板对原一平的微笑产生了兴趣……于是,他有了第一笔业务。原一平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保险推销员。

原一平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称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 他说,走向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微笑和自信只是你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案例三:谢坤山——台湾画家、曾荣获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国际特殊人才艺协会视觉艺术奖等

如果你只剩下一支眼睛、一条腿,你会悲伤痛哭吗?如果同时失去一支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会继续活下去吗?如果活下去会快快乐乐吗?

谢坤山失去了两只手,但他说,还有腿;

谢坤山失去了一条腿,另一条腿也有残疾,但他说,还有眼睛;

谢坤山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说,还有心。

因为有心,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

因为有心,他能遍世界上任何一个想要去的角落;

因为有心,他能看清人世间的冷暖无常……

谢坤山没有手自己为了分担家人的劳累设计了自助餐具;没有手却用嘴画出了他多彩的梦。他的自传《我是谢坤山》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

谢坤山说:有一天,我无意间从家里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介绍卢浮宫收藏的名画,我惊喜地赞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画!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就算没有饭吃,我也心甘情愿!” ……就在那一刻,我立志要当一个画家。从此一年300天以上,我都咬笔作画,我的嘴总是伤痕累累。我强迫自己忍着疼痛继续作画。因为如果要等伤口痊愈再画,那我岂不是一年要休息300天,那荒废的不只是我的画,更是我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

【问题探究】

 

对自己的评价高低

依据的事实

对优、缺点的看法

自负

 

 

 

自卑

 

 

 

自信

 

 

 

 

 

自信者

自卑者

自负者

面对问题和失败

 

 

 

工作的动力源泉

 

 

 

从事工作的态度

 

 

 

 

【课堂笔记】

 

 

 

 

【自信加油站】

 

自信就是要                                                           

 

【课外探究】

深入访谈——寻找身边的自信者,挖掘他们成功的秘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