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鸣
春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6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  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之一)

(2010-10-24 15:50:0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生活

这是一部社会心理学的著作。

读书方法:第一遍是放空的阅读,空白的阅读,纯文本的阅读。去理解关键词心灵、自我与社会。

寻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寻找话语的源头,提出问题,再依靠文本解答。

第二遍,通读全书,包括导言、莫里斯的文章,理出米德的思想来源和学术特点。

第三遍,他的学术思想非常丰富,不同学科都从中找到理论动力,作为传播学研究者,无疑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他的学说对传播学有意义的部分,这就是符号互动论。于是精读就围绕这样的问题意识展开。

做作者研究,重点在这些研究和他文本的关系。做文献研究,将与该文本有关的文献进行分类、概括。这是对作者研究的一个变化。

一、      作者研究

【美】莫里斯:《身为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的米德》

【中】赵月瑟《译者的话》

见赵月瑟译. 心灵、自我与社会[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米德的生平、 著作与学术脉络、思想来源、该文本在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生平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1863年月27日生在美国的马塞诸塞州。188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然后到欧洲学习心理学和哲学,历时三年。1891年他在密歇根大学与杜威共事三年之后,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这时杜威正在该校主持哲学系,1904年杜威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米德继续在芝加哥任教,直至1931年4月26日逝世。

米德是与皮与士、詹姆士、杜威齐名的实用主义者,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独创的思想。早年就学德国时,受德国心理学研究领域里关于人文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论战的影响,米德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进而建构了他社会心理学学说。

米德曾在哈佛大学跟随詹姆士(James)学习实用哲学,并在德国研修研究生的学业,但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他的同事杜威。米德在经过多年的纯哲学研究之后,开始介入各种各样的社会行动计划。米德很快便成为芝加哥学派著名的“主要改革人物”之一。而米德对他人的影响力,在他在世时,不是靠著作(也没有著作,他似乎不善于用文字表达思想),而是靠教学,靠他的出色演讲。因为,当时社会学系所有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都必须选修他所讲授的高级社会心理学课程。所以,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37年期间,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且对帕克等人也有很大影响。

著作

米德去世之后,由于他的学生和同事的努力,根据他的讲义的速记和笔记以及他本人的札记而编写的四大部著作得以整理付印和发行,这就是《目前的哲学》(1932年)、《意识、自我和社会》(1934年)、《19世纪的思潮》(1936年)、《行动哲学》(1938年)。这些著作都享有盛名,而且一再重印。此外还出版了《米德论社会心理学》(1956年初版,1964年增补第2版)和雷克编辑的《米德著作选集》(1964年版)。其中《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 年心血的结晶,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解读这一著作“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莫里斯)。

 

理论特点、 思想来源 

 米德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构建了他的理论体系。在其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用主义、进化论和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子。

米德生活的时代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产生强大影响的时代,进化发展观成为当时一切理论思考的基本框架。无庸置疑达尔文进化论深深影响了米德的思想,米德正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依托打开用社会行为主义论述人的内在经验的大门的。在米德生活的时代,学科之间并不像今天这样划分得径渭分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分工尚处于初始阶段。因而,米德的学说中常常蹂合了许多传统。人们往往是从他对社会心理学做出贡献的角度肯定他的哲学活动,只是注意到他的哲学的折衷特点。由于当时学科之间的分门别类尚处于初始阶段,这就使得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呈现较多的哲学色彩,而他的哲学观点往往通过他对心理学的概念的论述而体现出来的,这正是他的理论的特点。

另一方面,米德思想的来源是较为复杂的。米德在其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除了受皮尔士、詹姆士,特别是杜威的思想影响之外,还受柏格林和怀特海的学说的影响,特别是倏忽概念和过程概念。对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库里和法国社会学家冯特孔德、列蓬、塔尔德与杜尔克姆的学说所特有的一种概念,它承认社会重于个人。这种思想来源于黑格尔(也包括罗伊思在内的)绝对唯心主义的整体重于部分的思想。关于米德全部学说中非常重要的语言概念,是他在冯特关于手势是语言交际之基础的思想直接影响下形成的。米德对这些学术或继承、或批判;至于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受19世纪的达尔文进化论和20世纪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大影响。这些方面的影响是相互交错、相互促进的。

 

其文本在美国传播学史上的意义

他为传播学界所重视,主要是由于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们根据听课笔记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出版了他的讲义——《心灵、自我和社会)等三本书。在传播学领域他的重要见解和贡献是:对人的行动或姿态的分析,深化和拓展了传播的研究层面;对“主我”与“客我”的辨析,丰富、深化了自我传播的内容;意义和符号是个人社会化的中介者和代理人;传播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E.Rogers,1986)曾要言不繁地评价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虽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位被视为主要的传播学者,但他们都在研究与教学中重视引介欧洲学术,强调理论发展,力主“亲自动手”;都将传播看作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过程,并将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置于人类行为概念的中心点上;都强调一个信息如何被认知的个人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的人类特质;都寄希望于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变迁、社会进步能有所推动。因此,人们有理由称他们为美国传播研究的四位“鼻祖”,尽管他们的研究中还有历史唯心主义的成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树爸爸来信
后一篇: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