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 永放光芒
----《中华人文精神》读后感
捧读《中华人文精神》青少版(夏)读本,仰望灿若星河的华夏人文之星,目睹一位位至圣先贤的容颜,聆听大师先哲们振聋发聩的智慧之语,沐浴着那神奇瑰丽的中华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受益良多。
道义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孟子说,道义是基本的人性。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那就称不上是一个人了!
儒家思想中,有“朝闻道,夕可死!”那积极有为的弘道精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当担意识;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那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于是,我们立下宏愿: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振兴中华,报效国家!
和谐
庄子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眼里,自己和外物是浑然一体的,不存在隔开自我与外面世界的壁垒。他的心是开放的,敞亮的,自由自在的,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在外面的世界翩翩飞舞、、、
和谐,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生命的感通;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价值理想;推广为“人与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文化之间相通相处之道;乃至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普遍和谐之道;是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智慧。
于是,我们懂得了:要通过“顺天时”达到“尽地利”;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要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变通
变通,是山穷水尽时的柳暗花明;是苍云遮天后的拨云见日。
《周易》告诉我们“阴至阳生,阳至阴生,盛极则衰,否极泰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人善于从对自然的观察中悟出变通的人生之道。“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古人以此告诫我们:在一切顺利的大好形势下,不要忘记潜在的危险。“风雨过后见彩虹!”要求我们在逆境中不放弃,要以乐观的心态迎接转机。
变通,能让一个穷途末路的人东山再起;变通,能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变通,能让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获得新生!
日新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借天的特性激励我们,人要像天那样永不停息,奋发有为。
《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告诉我们:如果一天能够更新,那就要天天更新,并且永远保持更新,我们就会每天生活在进步之中,生活在希望之中。
“商鞅变法”“胡服骑射”的历史史实启示我们:只有不断革故鼎新,国家才能改变贫穷积弱的面貌,逐渐走向繁荣富强,兴旺发达!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危难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被我们所记取!我们要保持一颗强健的内心,在多变的环境下把握好自己,做生命的强者!
“天人相应”,既然“人为万物之灵”就应“制天命而用之”。即尊重自然,深入地研究自然,发现它内在的规律,使之为我们服务。我国古代,人们在对天、地、人关系的探讨中,逐渐形成了和谐自然的生态观,师法自然的艺术观,格物致知的科学观,盛德日新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
通过《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的学习,在与一位位中华人文之星的心灵对话中,传统人文精神的营养就像春雨一样沁入我们的心田,滋养着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英姿勃发,信心百倍,正健康茁壮地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